第十七章 标志(2 / 4)

,还开了印刷厂,报社等其他衍生产业。之后就找人设计了自己的标志,还申请了专利,印在自己的相纸和报刊上面作为宣传,这么多年来一直如此。”方芷芪解释道。

“那跟孤儿岛有什么关系?”姜诚不明白其中的联系。

“孤儿岛一直是跟宏发照相馆合作的,每年为职工和岛里的孩子照相都是由宏发照相馆负责,价格便宜,质量还好。”方芷芪道。

“你好像对这个孤儿岛很熟啊。”姜诚不禁纳闷地问了一句。

“我是那个岛的院长。”方芷芪呵呵一笑,进而又说,“不过那都是过去式了,现在老了,孤儿岛竟然也跟着我一起退休了。”

“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哎,说起来啊,”方芷芪叹了一口气,道,“其实那就是个大型的孤儿院而已。只不过在孤儿院门前设立了一个小房子,对社会上就宣称可以把弃婴丢到这里面来,防止有人把小孩遗弃到野外造成死亡。小房子24小时都会有人轮班去看,方便第一时间发现弃婴。我记得头两年广州还是哪里的说自己是第一个孤儿岛试点,其实我们这儿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了。”

“这应该是很好的一个措施啊,为什么后来改建成游乐场了?”姜诚回忆起卖票姑娘的话来,连忙询问。

“再好的措施也禁不起巨大的费用拖累,”方芷芪摇了摇头,也很无奈,“开始还有政府补给,政府觉得既能做善事,又给社会福利这块儿省不少事,自然乐意。不过后来被遗弃到这里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慢慢政府内部各种改革,负责这块的人不知道被调到什么地方去了,别的新上任的新官都忙着怎么往上爬,根本没人管,补给方面一下子失去了负责人,孤儿院的经济状况就每况愈下了。再后来我就退休了,直到最近这几年,有个开发商看中了这片地,出高价买下了原来的孤儿院,安置好了里面的职工和孩子,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建了。”

原来孤儿岛是这么被拖垮的,好端端的一个福利机构,如今变成了私人开发商盈利的工具,还真是唏嘘。

“这个孤儿岛,跟宏发合作了多久了?”姜诚又问。

“大概有一二十年了吧,我打从上班开始就有了,所以这个标志我不会认错的。”方芷芪肯定的回答,并把碎片还给了姜诚。

姜诚“嗯”了一声,随即又问:“宏发除了跟孤儿岛合作以外,还跟哪些企业有比较多的往来?”

“宏发业务挺大的,应该跟不少企业都有合作。不过我作为院长,对照相馆的业务并没有多熟。”方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