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本命年,果然财运当头啊!
吴昊天压住心中的喜悦,显得有点为难地说道:“杨先生,我非常愿意为你帮忙。
只是,二十个亿的融资量,实在太大了,简直是天文数字。济州是岭南落后地区,民间资金恐怕没有这个空间。”
吴昊天一直充当高利贷中介,自己也在往外放高利贷,收入远远超过他的工资,是标准的食利阶层。
对于济州高利袋的规模,吴昊天非常清楚,整个济州也不会超过二十个亿。
不是债主们不想挣钱,关键是没有这么大的市场容量。
使用高利贷的人,都是临时周转,作为过桥钱从银行套取资金,没有人会长期使用。
先不说普通百姓,仅仅从乡镇干部到济州市级官员,整个济州至少有十万公务员,即便其中十分之一参与放贷,也有一万人。
二十个亿的总量,听起来很庞大,分摊到一万人身上,每人不过二十万的规模。
吴昊天当然清楚,任何一个稍有实权的官员,都可以非常轻松地搞到二十万元的低息贷款。
只要有财神爷这样的巨无霸愿意吸纳高利贷,不用太长的时间,就可以把资金聚拢起来。
之所以对财神爷表示有困难,吴昊天认为杨嘉诚不了解情况,准备讨价还价,再从中多捞一点。
在杨嘉诚面前,吴昊天还嫩了一点。
济州的高利贷市场情况,杨嘉诚比吴昊天了解的更清楚!
杨嘉诚微微一笑,说道:“吴主任,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既然准备在济州投下巨资,自然要对济州有个全面的了解,当然包括济州的融资市场。
按照我掌握的信息,济州藏龙卧虎,民间融资的力量不容小觑啊。
我听说,在济州民间融资的主力军中,体制内的公务员占了绝大多数。
只要把这部分人的能量动员起来,绝对势不可挡啊。
不要说二十个亿,即便三十个亿,我认为都没有问题。
这部分人都有庞大的关系网,他们不仅可以从济州拿到低息贷款,更可以通过关系,从别的地市去调动资金,无非大家一起赚钱嘛!”
吴昊天下意识地与苏红雷对视了一眼,不得不说,这个财神爷对济州的情况太了解了,根本糊弄不住人家啊!
“杨先生,对于这笔融资,你准备使用多长时间呢?”吴昊天不动声色地问道。
杨嘉诚稍一考虑,郑重地说道:“至少一年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