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手,不抓可惜了。楚军会在迟疑不定中争吵,直至双方军队合拢——那时,楚军也不用争吵了,因为他们已无可选择。
赵武所说的后一项:我们已经为这场战争付出了许多,再打下去,没有新收益……这一点魏舒也能理解,楚国人已经被榨干了,他们拿不出新东西让联军抢劫了。联军千里迢迢而来,前赴后继的发动一场战争,战场却在郑国,或者宋国。这样的话,即使战胜楚军,联军的收益也不大。
一条瘦狗,浑身都是骨头,啃起来费劲不说,一不小心还能蹦坏牙,不值得。
战争,是要讲究投入产出的。晋国为这场战争已经投资过多,现在追加投资,收益也就是那些。还不如单纯恐吓,威逼,折磨,欺压,让楚人心志软弱,既然兴不起抗争心里,然后晋人把已经预定好的收益拿回家,大家分赃了事。
明白了这点,魏舒看迎面而来的子荡也顺眼许多……哦,全指望这厮通风报信,咱态度要好点。
魏舒柔声问候子荡:“子荡,一路上伙食可对你的口味?”
伙食?子荡现在不关心伙食问题,虚虚应付几句,子荡冲赵武拱手:“真是威仪赫赫啊,我周游列国,从没看到全铠的军队,这次算是长见识了。”
赵氏与魏氏的联军确实是一只全铠军队——连马夫都是。
尚武的男人最喜欢的收藏品就是武器铠甲,这玩意几乎是男人的成年玩具,只要资金充足,每个人家中都会置办几副,平常把玩。而春秋时,晋国武风最盛,连续的胜利,以及武士带回来的爵战利品,让武士成为乡间儿童崇拜的偶像,也使得武士有资材置办武器铠甲。
国人攀比之风,可谓自古有之。别家有的东西自家不能没有,只看现代人用普及手机的速度普及家用轿车,就知道此风有多源远流长。铠甲武器也是这样,如今晋国乡间,家中男人没有几套上好的武器与铠甲,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而赵氏这次动员,外人不知,赵武清楚赵氏已经到了力量的底线……但凡在底线挣扎的人,没有不好面子的。所以这次征召军队,连应征的马夫,哪怕赊借也要弄一身木甲(柳条藤甲),就指望出战后,从楚人那里获得足够的战利品,偿还赊借的武器与铠甲。
赵氏如此,魏氏就不用说了。魏氏休养了两年,兵精粮足。这次出战就指望能超越中行吴的风头,所以魏舒拿出来的都是魏氏精兵,个个魁梧高大。这样的武士俸禄自然不少,足够给自己的仆人也置办一身铠甲——要不然,岂不被赵氏的马夫比下去?咱丢不起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