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燕国的地方,担任代地领主——贵族嘛,与贵人打交道的本领属于天生,让他出面与燕国打交道。”
“这个……”女齐有点扭捏的把话题又兜了回来:“这个……我还要说:其实我这次来,主要是为了‘鲁国还田’的事,执政对此似乎漫不经心。但在我看来,‘鲁国还田’事件伤害了诸侯国的感情,执政若能回新田城把这事处理好,我们就能重新获得诸侯的顺从——这也是‘得国’啊,而且是获得诸侯国的心服口服。
执政如今纠缠于代国,不过是得到一个小小代国。这个国家即寒冷且贫瘠,即使执政百战得胜,又怎能比得上‘得诸侯心服’这件事大呐?”
赵武嬉笑着回答:“你说得对啊,但身为臣下,我们除了拖延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君上登位时,我们起过誓的,我们发誓尊重‘君权神圣’,现在君上下达了命令,如果我们背弃誓言(拒不执行),等于我们既不尊重君权也不尊重誓词,那么今后还有什么让人敬畏?
哦,我们的盟誓还说:大毋侵小。这曾经是我们召集诸侯立下的誓词,如今杞君程序合法,我们怎能拒绝他的申诉?所以这件事,难啊!”
稍停,赵武不等女齐反应,马上又说:“我们似乎陷入一个悖论,我们要求‘大毋侵小’,但这点却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我们用自己做不到的标准要求诸侯,难怪我们今天会陷入两难境地。
‘亲亲友友’——亲爱自己的亲人,与自己的朋友友好相处,这是天然的法则。鲁国是我们的盟友,杞国对我们有什么贡献?仅仅因为杞国的女人帮我们生了一位君主,我们就要伤害自己的盟友……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没有道理。所以我们既不能违背君上,也不能执行这条乱命。难啊!
说起来,‘大毋侵小’的盟誓我参与了,我同时认为:在这个纷乱的世界,要想不坠入‘人吃人’的境地,必须有一个制约。‘大毋侵小’就是一种制约,虽然这种制约令我们自己很不舒服,但它终究是一种解决之道。如果能把这一原则坚持下来,那么这世界虽然不会变得更好,但至少不会更差!”
女齐直起身子:“‘大毋侵小’的盟誓,我也是盟誓人之一。我承认这条盟誓非常理想化,但……”
赵武突然一拍脑门:“我想到了——我们当初盟誓,是为了协调内部力量,共同应付楚国。我似乎记得,杞国并不是盟誓人,我们的誓约对内不对外,所以杞国并不受盟誓保护。
再者,‘大毋侵小’的盟约不能无限扩张,总得有一个主持公道的机会吧。而这年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