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春秋时代著名的玩闹君主,在这一战中表现出自己无耻的底线,即,他虽然很无耻,但依然尊重正直高尚的品质。
春,晋国新任国君晋平公完成了祭祀,前任国君晋悼公如期安葬,随后,晋国发布了命令,召集各附属国举行盟会,重申盟约,盟约的主旨内容就四个字:大毋欺小。
这四个字代表晋国霸业的转折,此时,霸主国晋国已经开始强调一种秩序:在霸主国的主持下,讲道理的共同生存。
此时,晋国已经成了中原大地上的唯一强国,晋国提出这一主张,参加盟会的诸侯都知道,它指的是:齐国不要仗着自己身强力壮,就随意欺负鲁国。
所谓的“大毋欺小”是晋国主导下的秩序,晋国自己首先没有遵循这一主张——盟会上,晋国不仅欺负了齐国,而且是狠狠的侮辱了齐国的使者。
这次盟会,齐国人都知道晋国老大的恶毒心思,喜欢背后做小动作的齐灵公当然一贯不敢正面出现,而经常代替父亲参加盟会的齐国大子光这次也知道势头不对,他派遣齐国正卿高厚参加盟誓。在盟会上,范匄强横无礼地勒令各国大夫跳舞唱诗,以祝贺晋国的霸业。同时,他还要求所唱的诗一定要与舞蹈相配——范匄要求跳的舞蹈倒不是夏威夷草裙舞,而是一种春秋礼节,现代日本的和歌舞就是这种舞蹈的孑遗。
不过,虽然范匄不要求跳草裙舞,但这要求也纯粹是难为人,不管高厚能不能做到,晋国就是想找齐国的茬,在寻找贵族风格的战争理由。
果然,高厚才摆了个舞蹈的姿势,副元帅范匄立刻指出对方的姿势不对:“好大的胆子,齐国在敷衍我们霸主了,高厚现在跳的舞蹈,根本没有与诗歌的意思相符合——我刚才要求的是什么?齐国竟敢如此不尊重霸主的要求?”
荀偃很恰当地暴跳了出来,拔出剑来大呼:“诸侯有异志了!居然有人对我们霸主不尊重,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霸’,那我们就让他们知道——召集军队!”
高厚吓的浑身哆嗦,他鞠了一躬,辩解说:“衣服,是我穿的衣服不符合舞蹈的要求……嗯,袖子太大,挥舞起来不方便,请允许我更衣之后,重新舞蹈。”
赵武阴阴的许可:“齐国人的袖子大,很著名的,我听说有一句话形容齐国人的衣袖——挥汗如雨、挥袖蔽日。齐国人的袖子挥起来,都能遮住阳光,看来齐国的织布业很发达啊!哈哈,这么多年,齐国的纺织业还没有垮……高卿,且去换衣袖吧。哦,顺便说一句,我赵氏武士的衣袖是箭袖,即方便射箭,还特别节省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