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坦白承认:“我也觉得有点不合适——当初,在宫门口遇到彘裘时,我已经对这事失望了。八正卿中出现一个娃娃,还可以说是犒赏先元帅的功劳,但两个娃娃一起出现,未免太玩笑了。但如果我们只任命荀盈,不认命彘裘继任,副元帅范匄(士匄)那里该怎么交代?他也是从士氏出来的,如果他不维护士氏,恐怕别人会嘲笑他。”
悼公犹豫了一下:“你也觉得不合适啊……元帅荀偃脾气暴躁,我怕跟他交流出现问题,武哥要是同意搁置智盈与彘裘的任命,不如,你去劝一劝元帅(荀偃)。”
赵武反问:“君上对新人选有计划了吗?”
悼公一脸胸有成竹的笑容:“我之所以要在明年才公布正卿调整名单,就是想看看楚国的反应,如果楚国人屈服了,我打算裁减军队——我们连年征战,国力已经削弱了,百姓养活不起四支整编军。好在马上就要和平了,我们面临的战争规模都不大,所以我打算将新军裁减取消,只保留上中下三支军队,保留六个正卿位置……”
悼公说到这,看到赵武低头沉默,他停顿了一下,问赵武:“武哥有什么想法?”
赵武抬起头来,回答:“君上有没有推着战车上坡道的经历……战车从坡底向坡顶推动的时候,越往上越费力,在这时候,只要稍微一松手,战车就自动从坡顶滑下,一点不需要其他人帮助,就能滑到坡底——我们晋国现在就是往坡顶推动战车,眼看就要成功抵达坡顶了,如果这时候一松手,那辆战车会不由自主的滑落。”
悼公反问:“武哥,这话怎么说的?”
赵武回答:“我第一次参战的时候,齐策告诉我什么是‘征服之战’。如今郑国屈服了,但楚国终究没有承认我们的霸权,他们没有向我们‘纳征’,所以我们这一场战斗,只不过是把战线推移到了南方郑国,如果我们这时松劲,我恐怕晋国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
悼公想了想,为难的说:“寡人曾经把战线推进到陈国,可因为守护陈国的事情,我们国家弄得困顿不堪。现在我国的忧患并没有消失,西线的秦国需要惩罚,东线的齐国需要教训,我们实在没有力量继续庇护陈国了。”
赵武忍了忍,不客气的说:“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我们接纳陈国的条件并不成熟,在没有稳定郑国的情况下,我们把战线推进到陈国境内,实在过于冒失了。
但现在就不同了,郑国已经是我们坚定盟友,楚国已经疲弱不堪,他们应付吴国的频繁攻击尚自顾不暇,我们如今再把战线推进到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