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而不是战斗的武士,这种军事变化也意味着,个人武勇的时代已经过去。
抛弃了对个人武勇的要求,只要求士兵听从号令指挥,整齐行动,训练的要求就降低了很多,毕竟,个人武艺的高低是很难训练出来的……在田苏的努力下,许国的常备军建立起来,这是一支降低标准的军队,在队形的整齐上面他们无限接近晋国人,但战斗意识,或者装备上面,则很难说——晋国一辆兵车编录七十五名步兵,是许国的三倍。
在田苏忙着编录军队的同时,赵武也稍稍履行了他的国相义务,开始统一协调许国的春耕,对于曾经规划过超级大国晋国的农耕事务的赵武来说,小国寡民的许国简直不用费什么精神,按照条款分割法,他将许国化成九个部分,除了国都外,其他八个区域派出弟子各负其责,不用半天的时间,就把活安排完了。
小国寡民有他的悲哀,但也有好处,那就是国家的行政能力特别强,赵武派出的手下几乎同时到达指定位置,而后根据统一协调,开始在坡地种植牧草,在山阴、山阳种植不同果树,在平地种植稻谷,在湖泊进行人工养鱼、在自家庭院建立鸡陂、鸭寮、猪舍等……
一个月后,许国春耕结束,赵武开始组织闲散人员修建国道,并沿线建设村寨。可是,等任务布置下去,赵武又懒得亲自督促,他丢下几个管理人员,继续执行计划,自己带着田苏整编好的许**队转身回晋国。
路上,赵武在邯郸以及邯郸所在的甲氏附近停留了一个月,验收了春耕情况,此时,晋国发布了召集令——此时郑国的军队已经集结,只是还没有出战,消息传来,晋国被郑国人的狂妄惊呆了,弱小的老牌投降国竟敢悍然进攻你、自己最忠实的盟友、最听话的小弟,这世道怎么了?
极度的震惊过后是极度的愤怒,天下间没人敢如此蔑视超级大国、老牌霸主的权威,即是楚国人,想攻击晋国之前也要考虑、再考虑,郑国人居然……
什么叫不知天高地厚,这就叫——不知天高地厚。
彻底无语的荀罂,决定这次该由晋国先发制人了。虽然国君答应庶民休战三年,在盟友遭受侵略,属于例外情况。他果断下达征召令,召集各大领主集结——由此,晋国的“二驾之战”开始了。
接到召集令的时候,赵武带领自家武装刚走出邯郸附近,他在战车上回身询问田苏:“各地领主的情况怎么样?”
赵武不问自己领地的情况,而问其他领主,是因为首先赵氏的情况他了解——其实,赵氏是个特例,在别的领主支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