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营救回国后,一直担任下军佐的位置,从来没有得到升迁,现在,连他的侄子荀偃(中行偃)官职都到了他的上面——春秋时代讲究长幼尊卑,侄子的官做得比他还大,这对他来说是一种羞辱。
而晋国现成的叔侄例子还有一个,比如三郤当中的郤犨,他比郤至还年轻,当官比郤至还要晚,但因为他是郤至的叔叔,郤至主动让出了新军将的位置,自己担任新军佐。对比三郤,荀罂面对荀偃,处境更尴尬。
多年以来,荀罂一直是“千年老留守”,每次国家发动大战,他总是留守国内,所以也没有军功得以升迁。这次出战,是他回到晋国后第一次领兵出击,如果落得一个灰溜溜的结局,回去后更要接受别人的嘲笑。
荀罂是感伤身世,所以才发出刚才的感慨。师修感觉到自己受到这位晋国正卿的重视,不能不有所回报,所以他在背后使劲捅赵武,希望赵武能在关键时候拉自己的岳父一把——他负责看护智姬生产,这段日子来,已经对智姬生出了爱护之心,不忍心眼睁睁看着智姬的父亲陷入困境。
荀罂瞪大了眼睛:“敢情我军多日徘徊不前,在你看来仅仅是儿戏?你明天只要热热身,就能攻下眼前这座城市——你早干啥去了?”
赵武再次开口:“军佐,你说,凭我们现在的军力,能围攻陈、蔡两国的国都吗?”
赵武称呼自己的岳父为军佐,是跟鄢陵大战中,栾书的儿子对自己父亲称名道姓一样,都表示——我们只谈军务,不谈其他。
荀罂低头想了想,回答:“我早知道这趟出兵是出力不讨好,这次我们不仅不可能压服郑国,连陈、蔡两个小国也对付不了。但鄢陵大战后,楚军全身退走,我们必须向列国表明晋国的胜利!我们必须对列国保持持续的压力,这就是我带军出战的意义。
我不求胜利,只求代表晋国,让列国知道我们维护霸权的决心。虽然如此,就我私心来说,打不过郑国,收拾一下陈、蔡两个小国,也算表明一下心境,可惜啊……”
赵武重新拿起了竹简,闲闲的说:“现在这种情况,就是晋国四军全到了,恐怕也打不下陈、蔡两国。”
目前,连赵武这样的老实人也开始偷懒,可以想见国内其他的贵族是什么精神状态。
这场仗,个个贵族自备私兵,自备钱粮替国君战斗,即使打胜了他们也只有损失没有收获,但国君却压根不想给贵族们补偿,反而吞没了贵族的献俘,转而赏赐给身边的那群马屁精。
对国君这种行为,晋国的贵族们已经怒火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