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踢、可以抱,可以摔跤的拼抢活动,很受军国主义的晋国欢迎,于是,一个问题来了。
“这种踢法,士兵们很容易受伤,尤其是一个抢到球的人,会有很多人扑上去,又是压,又是摔。以前没有防护甲的时候,士兵们因此屡屡受伤……嘿嘿,满晋国都知道我赵武穷,到现在领地内的人口只有原先赵氏的十分之一,所以——每一个武士都是我最宝贵的资源,为了不让他们在游戏中受伤,我制作了这套游戏用品——防护甲。”
孙周敲了敲那防护甲,好奇的反问:“柳条做的?”
赵武显得兴致勃勃:“当然,说起来这套防护甲的诞生,还要追溯到我赵城的棒球运动。这种棒球运动打击的是石球,被击飞的石球速度很快,人来不及躲避,很有一些人被球打破脑袋。于是我让铜匠们制作了一顶头盔,结果他们给我制作出一个稍微深一点的铜盘子来……”
赵武用铜盘子来形容最初诞生的那副铜盔,其实还不如用“二战时英国士兵的汤盘头盔”来形容更确切,而后来,铜匠依据他的意见修改出来的第二顶头盔,更接近二战时的德军头盔。
赵武尽量用古人听懂的语言解释这些防护设备的演进过程:“……头盔做好了,可是因为石头飞的快,许多人的脸部也频频受伤,于是我们又不得不开发脸部护甲,这脸部护甲要与头盔连在一起,遮住武士的脸,还要让武士能看清快速飞舞的石球。
一时之间,工匠们似乎找不到更合适的技术手段,此时,有一位曾经编过柳条甲的工匠建议,不如用新鲜的柳条编出一个头罩来,而后把这个头罩烘干固定……
这倒启发了我,既然柳条能做面甲、木甲,为什么不能做其他的甲,用柳条制作头盔岂不更方便,更便宜,于是这套防护甲就诞生了。我赵地多山,倒不缺柳枝。
军中之戏推行之后,凡参加这两支球队的人都能免费得到我送的一套木护甲,结果,这次我招来家中预备役(羡余),那些预备役士兵因为没有正式铠甲,他们就将我送的游戏装备——防护球衣穿来了。而后,无数身带球衣球具的预备役来到,反勾起了士兵游戏的瘾头。公子那天经过的时候,诸军正在比赛。”
赵武给孙周解释了一番两种游戏的规则,孙周拿起一根棒球棍,端详一番,询问:“这么说,棒球这个玩意,两个人在一起就能玩耍,不分场地……你跟我说说,这游戏怎么玩?”
赵武站起身来,介绍说:“这棒球玩起来,先要进过训练:首先要找几个石球吊在半空中,而后练习用棍子的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