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上(2 / 3)

春秋小领主 赤虎 2103 字 2021-06-10

层只有管理诸侯土地的权利,没有对土地的所有权。

再后来,赵武的孙子赵鞅为了在索取“卫贡五百家”奴隶的战争中一致对敌,与奴隶立下了“侯马盟书”,在这个盟书里,赵鞅再次把分封制推行到“士”阶层,形成了类似西方“骑士制度”的中国“武士制度”。这被认为是中国开始实行“完整封建制”的标志——而赵武此前的白马盟誓,无意中完成了赵鞅该做的事,使赵氏封建制开始提前演化。

也许,这就是历史的本来面目——赵鞅“侯马盟书”的发现只是证明:以赵鞅为止,赵氏已经完成了封建演化,但真正开始推动这件事的,很可能是赵武。

被释放的奴隶爆发出强悍的工作热情,等奴隶们忙碌完,新年也到了。赵武正是解除居丧,此时,齐策从新田城送来的消息却让赵武愕然——

“看不懂啊,新公布的八卿名单令人看不出国君意图,这原先第八顺位的士燮(范燮)竟然跃升到第二位,顶替了中行伯(荀庚、中行庚)留下的位置,中行伯的儿子荀偃做了上军佐,也就是第四位正卿。如此一来,韩厥子大人反而降到了第五位……这都怎么回事?国都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然,三郤的排位也都降低了一位”,智朔口无遮拦,他替自己的父亲,也替韩厥抱怨:“士燮怎么升上去了,原本我们晋国在磨刀霍霍,但这下子却让人摸不着头脑——士燮可是个老好人,最喜欢说的就是:不战。

士燮是不主张与楚国交战的,他总是呼吁和平,可是楚国人已经推进到了我们家门口……国君的意思,我们到底是打还是不打?”

韩无忌微笑不语,赵武反身问来送信的东郭离:“齐策还有什么交代?”

东郭离回答:“卫定公果然去世了,齐策还传信,说宋国的动乱加剧。此外,国君已开始动身前往孙林父的领地戚,打算在戚召集卫、郑、曹三国国君,以及宋国、齐国、邾国代表会盟。”

师偃听了这句话,转脸望向韩无忌——他不擅长分析公卿之间的关系,只能求助韩无忌了。

韩无忌微笑:“这说明:你们又有一年的准备时间了。至少在今年,晋国不会大举出兵。”

赵武问:“这又为什么?”

韩无忌淡淡回答:“我父亲的脾气我是知道的。宋国与卫国是晋国的主要盟友,与楚国交手不能没有这两个国家助战,所以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定宋国与卫国。

等这两个国家稳定了,我们才能腾出手来——父亲一定是看了这种情况,才有意谦让,让老好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