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明白的是异教这个词有特殊的含义。实际上异教原本指的就是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边缘的一些宗教信仰。包括凯尔特人、挪威人的信仰。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实际上现在的基督教信仰中融入了大量的异教成分。当代所说的异教在剔除了原来的贬义之后有特殊的含义。“简单地说,异教徒是指那些信仰旧的他们那个地方本地的宗教的人们,而不是信仰外部移植来的宗教。通常地,但不总是,异教或者包括对大地母亲女神的崇拜(无论是否包含她的配偶),或者包括泛神的崇拜,或者两者都有。”
异教的起源
并不都是宗教信仰,还可能是受政治或经济利益的驱使。不管所谓的领袖们为的是巩固自封的救世主地位,还是以政治革命的名义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抑或苦心经营只是为了塞满自己的腰包,他们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即让信众的个人意志服从领袖自己的指挥,实现领袖自己的愿望。有些激进的政治团体、传销组织和自我解救论坛所采用的手段与异教吸收、说服新成员的手段如出一辙,都是
瞄准这些人的弱点,然后加以利用进行拉拢。就这样,皈依者产生了,为了消灭某种社会制度,他们心甘情愿将自己炸得粉碎;他们不仅把自己毕生的积蓄葬送其中,还尽力将亲近的人拖下水;他们报名参加一场接一场的讲座、研讨会和静修会,这些活动表面上承诺给参加者带来心理和精神上的治疗,但实际上只有耗尽那些人的积蓄而已。
领导结构
每个异教都有一位极具神权魅力的领袖。这位领袖无所不能,能让信众对他衷心不二。“个人崇拜”一词就体现了这种集体动力。信众服从的是领袖而不是领袖倡导的理念,他们完全听从这个人的指挥——没人怀疑他的决定,他也无须对团体内任何人负责。个别异教也可能有多位领导者,但这并不多见。绝大多数异教都要求信众完全服从唯一的教主,尊他为上帝或可以同上帝取得联系的人、弥赛亚、先知或其他神圣的身份。这是维系绝对控制权的重要保障:对于信众来说,只有这个人能带领他们获得救赎;没有他,信众将面临无尽的苦难。
领导者
一个人怎样能扮起领袖的角色呢?最常见的一幕是,原传教士或教友由于向人们散布了极端、怪异的观点,或者行为腐化堕落、思想不够坚定,而被“驱逐”出主流宗教团体门外。他在离开时带走了自己的追随者,或者,他加入其他异教以待日后争取领导权。大卫教(theBranchDavidian)的教主大卫?科雷什原是正统基督教会的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