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会之圣殿骑士团(6 / 10)

失落的头骨 醉墨斋主 9247 字 2021-06-10

月24日成立于英国伦敦,此前只有一些贵族和高级神职人员不定期在一些小酒馆里的非正式集会。在这一天,会员们投票选举安松塞亚为第一代总导师(GrandMaster),因此这一天普遍被视为近代共济会运动的开端。

这里一个不可回避但又难以回答的问题是:共济会为何在此时、在此地成立、又为何秉持这样一种意识形态。众所周知,16-17世纪欧洲兴起波澜壮阔的宗教改革运动,英国、德意志等地出现了许多新教团体,与天主教会决裂。为对抗这一改革,天主教会也相应发动了一场“反宗教改革运动”,其中尤其是组织严密的耶稣会,成为教会最顽强的斗士。当时那些护教心切的国王及天主教当局,事实上对那些“自以为是以及对教条说三道四的家伙”,是越来越没耐心了,这又反过来激发了主张理性的那些团体的反弹。17世纪,英国国教、天主教、清教徒的内部斗争十分剧烈,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才稍稍稳定下来,共济会便在这个环境中生长出来。与共济会宗旨相似、并同样发展为秘密组织的的光明会,也在1776年创立于欧洲大陆的巴伐利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共济会和光明会一样,都主张用理性力量来改造人类心灵,甚至推广启蒙原则,并进而改变世间秩序。这种信仰在欧洲也有着深厚的根源。如《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一书中所言,“从最早的记录开始,在思想史中就贯穿着这样一个概念,即一个有秩序的、和谐的连贯的世界。人类本能地排斥一种观念,即人和他们周围的环境是众多偶然因素的结果。”在欧洲思想中,这种“有序世界”的观念尤为强大,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用严密的数学规律来解释世界的有序性,他们认为数就是“人类思想的向导和主人,没有它的力量,万物就都处于昏暗混乱之中”,强调只有在这样的秩序中,我们才发现了一个可理解的宇宙。这个学派的密教特征与共济会不无相似之处:严格规定所有教徒必须对教外严格保守秘密,不得泄露有关教派的一切规条、教训、学说、状况;在教内不立文字、不做记录,所有教导、指示都只凭师徒、上下级之间的口耳相传。

随着欧洲文明的发展,到中世纪中叶,上帝越来越经常地被描述为机械术语里的工程师或者建筑师。14世纪的一位法国主教NicoleOresme将上帝描述为以人启动手表的方式启动了这个世界——上好发条、然后让它自行运转。在这里可以看到共济会等组织的神学思想根源:他们认为,人间充满不幸,秩序崩坏,而人性中则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