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状态的大脑重新处于活跃状态。这项技术在治疗植物人和脑死亡上具有特效。同时,该技术被科学家熟练掌握后,又开发出一项新的技术,脑电波信息读取储存技术。这项技术是根据脑电波的活跃度来影响核磁电波的活跃程度,从而读取到大脑活跃中所包含的信息,当对大脑脑电波进行全面读取后,可以将该信息存储到晶片中,然后再将存储的信息疏导成为核磁电波,输入到大脑中,形成新的记忆。由于该项技术会对人的思想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对别人实施完全控制,因此,该项技术仅仅保存在第一人民医院的院长和当局领导人手中,甚至连副局长这样的高层,都少有人知。而这项技术的使用,也是需要经过严格的控制。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才能被使用。
当熊小林被送到人民医院的时候,该院院长正好碰到一项关于此技术的难题无法解决。一般的实验体在进行核磁电波输入后,会出现一段时间的脑萎缩,部分大脑记忆细胞会出现死亡的现象,无论院长怎么控制核磁电波的流量、时间长短,都无法得到解决,在输入到后期的时候,由于脑细胞死亡速度的加快,从而导致实验体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让院长十分头疼,后来进过多次试验得知,原来脑细胞死亡原因在于脑细胞虽然收到了核磁电波的影响,变的活跃起来,然而,信息量过少导致脑细胞存储的信息为重复的,随后在大脑活动时,这些信息会不断的向大脑发出信号,来释放脑细胞中储存的信息,大脑会对这些信息一遍遍筛选,这个过程被称之为波纹记忆。
在现实中,我们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你突然会发现某个场景你好像在哪经历过,一模一样的,但就是想不起来在什么时候经历过,这就是脑细胞在储存记忆的时候,并不是仅仅储存在一个脑细胞里,而是储存在多个脑细胞中的,而某个存储细胞突然释放其储存信息,导致我们会认为自己曾经经历过,可是这个脑细胞在释放完储存信息后,随即死亡,这就是我们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什么时候经历过的原因。这种现象,就是波纹记忆的一种。(以上信息纯属瞎掰,绝不可信,切勿当真)
经过院长加大信息量的时候,大脑萎缩的现象减少了,而且大脑的活跃度趋于正常水平。大脑寿命也随之加长。但是这一切试验并没有运用到人体上。
而熊小林,正好给院长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虽然这样做十分的不人道,可是在焦科的苦苦哀求下,院长还是下定决心为熊小林实施这次手术,不过,院长也诚实的告诉了焦科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