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近六七十名门徒中的精英弟子开始朝着这个方向追击了过来,堪称是狮子搏兔也尽全力,根据我们的分析,目标对象很有可能就是先生。假如先生留在这里不动的话,那么一个时辰后就会被追上。”
林封谨点了点头道:
“我知道了,多谢。”
很显然,前来追击的这些人绝对比马匹奔驰的速度要快,他们都是修道中人,拥有神通,拥有各种各样的赶路追击方法,林封谨在心中估算了一下,发觉自己此时若是赶去与车队汇合的话,那么顶多也就只能多逃两个时辰而已,但哪怕是日夜兼程抄近道,要逃出中唐的国界进入到北齐也是至少需要七个时辰的时间。
所以林封谨此时的唯一选择便只有留下来,以身做饵来引诱对手追击,在和他们周旋的同时为自己的亲人争取足够多的时间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但林封谨却也是根本就没有选择!
因此,在明知自己已经被逼上了绝路上以后,林封谨忍不住都望了望天空,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今天才是初八,倘若是十五的话,我活下来的几率还可以提升半层此时敌强我弱,天时也不在我方,唯一我能够选择的,那便是地利了,并且我还必须以雷霆万钧之势来令对方有所忌惮,否则的话,时间越是推移,局面越是恶化!”
***
中唐国内以西京为中心,一共修筑出来了四条官道,分别通往东西南北四大方向,其名字以“经纬”的经来命名,被称为是东经,西经,南经,北经,因为当时的“经”又是通假字的原因,所以往往就被叫成了东径,西径,南径,北径。
因为中唐境内不象是南郑那样,乃是江南水乡,河网密布,因此很是依赖于地面上的运输,这四条官道也仿佛是四条大动脉,支撑着中唐国内的商业和军事用途,这四条官道当中,修筑得最好的就是北径,因为在国防压力上面,北齐对中唐来说是最有威胁的,所以北径的通畅则是可以确保中唐的精锐府兵可以在第一时间最迅速的支援前线!
当朝的诗人胡云便记载:“西径若砥,其直若矢。西径上每隔十里,便会设置有食庐,可以提供饮食,每隔三十里有宿站,可以让人进行住宿休息,每隔五十里就有市管,这里面甚至可以进行交易。
道路失修,河川没有桥梁在这个时代甚至是被认为是亡国的象征。所以在修筑官道上有一系列的标准,在夯土的时候的器具都是统一的度量衡,并且利用石灰来稳定土壤,其单位为“轨”,每轨的宽度为两米,北径和西径的宽度都是九轨,南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