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跪得久了,都忘了站起来(2 / 4)

德芸大师兄 慎思量 3682 字 2023-02-06

子也知道,那本来就不是神农写的。」

噗嗤!

这次佟筱娅没忍住,直接笑喷了。

想到萧飞还在录像,赶紧绷起了脸,要说就好好说,别冷不丁的就翻包袱。

「同时认为中医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是用来算命的,还从中找到一句‘古无医也,巫而已矣,,于是,便得出结论巫可废而医亦可废。」

「由于俞樾国学大师的身份,又整了一堆旧书古籍,所以即使观点偏激,也引来不少人围观,使其成为废除中医的鼻祖。」

「当然,俞樾在那个年代之所以对中医恨之入骨是有原因的,他19岁结婚,育有二男二女,本是好好之家,可不曾想祸从天降。」

这是要讲故事啊!

单口?

「据史料记载,从1860年开始,接连的病痛直接摧毁了这个家庭。先是大女婿病故,随后次子也染上重病。1872年,大儿子俞林又病死,到了1879年四月,连他的夫人姚氏也因病离他而去。」

「这经历都快赶上《活着》里面的福贵了,但他没有富贵的悟性,把这一切归结为中医无用,所以拿

起笔做了***医的急先锋。」

「如果说俞樾***医还仅仅是因为自身经历,那么甲午战争之后,在中华大地掀起对中医的大批判,则是源于国人的自卑。」

这咋又说上甲午战争了?

「甲午战败后,中国精英阶层便形成了共识,要引进新知识,靠科学救国,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引进西医,你愿意引进就引进呗,干嘛非要拿中医来垫背?」

「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康广仁创办的《知新报》,开辟专栏,专门介绍西方医学知识。维新派梁、严等人也纷纷积极倡导西医,抨击中医,强调西医科学才是强国保种的根本。」

「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老百姓生存环境恶劣,卫生条件差,社会上到处都是各种流行性疾病。」

「这些病中医治疗见效慢,需要时间长,而西医却时常立竿见影,尤其是抗生素的引入,对好些中医老大难问题都有奇效,更加剧了人们对中医的偏见。」

「所以,从精英界到民间,医学救国成为最时髦的话,反对中医成了变革的代表,有点像现在人们常说的的人工智能。」

「尤其各种运动之后,科学在国内受到最高礼遇,科学等于进步、科学等于理性、科学等于现代,而与科学论证系统不相兼容的中医理论,自然成为不科学的标靶,整个社会精英阶层都在叫嚷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