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一条红线(5 / 17)

国民法医 志鸟村 16267 字 1个月前

正说着,天空中传来“嗡嗡”的声音。

这种与山中声音截然不同的声音,一下子激起了王成学的警觉,他拉着曹阳明,斜躺到一颗树下面,再透过树枝的缝隙使劲看。

什么都看不到,但嗡嗡声是确定的。

曹阳明靠着树喘了几口气,再侧耳倾听,过了好一会,道:“应该是无人机吧。”

“估计是。也没啥,意料之中的事情。”王成学淡定了几秒钟,再道:“这个林子密的很,咱们看不到上面,无人机在树上面飞,也看不到咱。”

“有道理。”曹阳明明显轻松了。

王成学再笑笑,道:“比去公路边守着好吧,无人机要是沿着公路飞,咱们躲都没地方躲。”

“早点说不定可以。”曹阳明辨了一句,但语气轻松许多,道:“走山里也有山里的好处。”

两人说着轻松的笑了出来。

嗡嗡……

无人机的声音持续了一会,就消失了。

王成学和曹阳明也休息好了,双双起身,手挽着手继续走。

……

梁鸣山下。

江远一边吃着炊事班煮的麻辣烫,一边看着电脑上的图表。

无人机送回来的图像,单纯的看图像是没意义的,图太多了,分辨率极高,对人类和三防级的笔记本来说,都是一种负担,或者说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好在江远知道自己要找的是什么,就纯粹通过数据来寻找。

早在无人机发明之前,卫星拍摄来的影像数据,就已经令人挠头了。卫星遥感的相关专业,为此投入了巨量的资源。

到了现在,不仅卫星遥感的技术被同步移植给无人机,最新的AI技术也是在无人机领域疯狂垦殖。

而对江远来说,LV5的图像识别与分析,用于设计和开发相关领域的算法都足够了,单在应用领域施展,战力比1000双眼睛都好用。

再加上临时+1的技能,在这400多分钟的时间里,江远就是“天眼猎人”(抄自读者“心意可开天”的书评。)

不到晚饭时间,新传回来的数据,就开始被江远频繁标红。

张中校开始看的不明所以,渐渐的却是有了些明白。

“你这是通过影像分割,来提高精度?”张中校试探着问江远。

江远点头,笑道:“张中校的技术也不错嘛,研究过这一块?”

“没有没有,我哪里有资格搞这种……我就是听说过,就是利用空间和光谱特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