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确信徐立就是了,但确信和证据之间,依旧是有天堑的。也理应有一道这么一道天堑在。江远现场采集指纹,采集一个,就比对一个。这种比对就不需要电脑软件的参与了,更趋向于早期的指纹比对模式。就是一对一的比较两枚指纹的异同。相当于软件出了候选指纹,最后确认的一步。江远都不需要标特征点,原尸的指纹早就被他记了下来,现在就看新取的指纹是否符合就行了。如此一来,比对的进度也很快,取了六七个指纹后,就有一枚指纹被江远留了下来。这枚指纹乍看起来跟原尸的指纹略有区别,但熟悉指纹的都知道,留在物体上的指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手指接触该物体的时候的压力不同,指纹,也就是手指上的花纹就会因为压力大而散开,压力小而集中,也会因为接触面的偏斜角度不同,留下的指纹其实是片面的指纹。如果是有活人在场的话,滚一个全指纹出来,这就比较好比对了。现在人已经死了,那就等于是两个片面的指纹做比对,要不遗漏的话,差不多就得有lv2的指纹水平了。江远自然是全覆盖的。lv6的指纹分析法,用在这种地方,就像工作了一年的守岛人回家看到小娇妻。江远花费了略长的时间来研究眼前的这枚指纹,但也只是为了确定罢了。几分钟后,江远直起腰来,没再多取指纹,点点头道:「认定同一,确实是徐立的指纹。」在场的警员全都激动起来。这不单单是确定了一号受害人的身份的问题,还给案件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突破口。柳景辉立即道:「我先联系技侦,看看能不能从手机号找到点线索。」凶手既然在徐立死后,用他的手机发过信息等等,那就意味着凶手当时是暴露在外的。而技侦的许多技术,日常是非常难以防范的。哪怕凶手知道如何防范,他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或者说,为了防范这些东西,凶手是需要做出一定的妥协的,其动作也就有可能变形。柳景辉不需要考虑这里面的可能性有多少,反正,先查起来再说。江远自然应允。凶手借用死者徐立的手机发过信息,这本身就是很重要的线索了。柳景辉又安排人将附近店铺,以及物业的监控视频都收集起来,接着再拉着江远到旁边一些,小声道:「凶手处心积虑,一定是仔细设计过这起谋杀的,徐立拿了工资之后的第二天就失踪了,很难说这是孤立事件。但是,凶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