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效法门(3 / 4)

苕溪〔渔隐〕:退之《有(赤)藤杖》诗:“空堂昼眠倚户牖,飞电着壁搜蛟螭。”故东坡《铁拄杖》云:“入怀冰雪生秋思,倚壁蛟龙护昼眠。”山谷《筇竹杖赞》:“涪翁昼寝,苍龙挂壁。”皆用退之诗。〔《溪》、《渔隐从话》前集卷一八〕

杜云:“嗜酒狂嫌阮,知非〔晚〕笑蘧。”近集有“素书款款谁怜杜,采笔遒遒独胜江。”“榻畔烟花常叹杜,海中童卯尚追徐。”“河鱼溃腹空号楚,汗足流骰()始信吴,”皆用此格。〔《溪》卷四〕

《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乐府诗集》谓《白头吟》〔者〕,疾人以新间旧,不能至白首,故以为名。余观张籍《白头吟》云:“春天百草秋始衰,弃我不待白头时。罗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巳道不相宜。”李白《白头吟》云:“妾有秦楼镜,照心胜照井。

愿持照新人,双对可怜影。”其语感人深矣。至刘希夷作《白头吟》乃云:“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惜(昔)红颜美少年。”

则是言男为女所弃而作,与文君《白头吟》之本意异矣。〔《韵语阳秋》卷六〕

老杜《赠李秘书》:“触目非论故,新文尚起余。”太白《酬窦公衡》云:“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余。”韦苏州:“每一睹之子,高咏尚起余。”

昌黎《酬张韶州》:“将经贵郡烦留客,先惠高文谢起余。”岂非用事偶合?数公非蹈袭者。〔《溪》卷九〕

元白齐名,有自来矣。元微之写白诗于阆州西寺;乐天写元诗百篇,合为屏风:更相倾慕如此。如(而)乐天必言微之诗得己格律顿(更)进,所谓“每被老元偷格律”是也。然微之《江陵放言》与《送客岭南》诗乐天皆拟其作,何耶?

东坡尝效山谷体作江字韵诗,山谷谓坡“收敛光芒,入此窘步”,余〔于〕乐庆亦云。〔《丹阳集》、《韵语阳秋》卷三〕

仲长统云:“垂露成帏,张霄成幄,沆瀣当餐,九阳代烛。”盖取无情之物作有情用也。自后窃取其意者甚多。张志和则云:“太虚为室,明月为烛。”王康琚则云:“华条当圜屋,翠叶代绮窗。”吴筠则云:“绿竹可充食,女萝可代裾(裙)。”刘伶则云:“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皆是意也。李义山《无题》诗云:“春蚕到死丝方歇,蜡烛成次泪始干。”此又是一格。今效此体为俚语小词传于世者甚多,不足道也。〔《丹阳集》,同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