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兽、人物极为工致纤巧。寺复有转藏经碑,乃梁王承规集王右军书也,妙绝当世。复有封居赋小篆千文碑,在寺中。’”
临济寺。在真定府城中,定远门东街,飞云楼之东。其三门下,有唐吴道子所画《布袋和尚像》及《摇铃普化真赞》,东坡《墨竹绿筠轩诗》等石刻,极为精妙。寺乃临济祖庭,其灵塔,则金世宗所建也。昔,临济和尚结茅于此,尝与木塔、河阳二师围炉而坐,木塔曰:“摇铃普化,果是凡是圣?”普化适至,揭帘而入,“汝谓我是凡是圣?”临济大喝一声,普化作偈曰:“河阳新妇子,木塔老婆禅。临济小厮儿,倒具一双眼。”世传本寺,赵王熔所赐墨君和故宅也。
赵州城中东门内,有柏林院,世呼为“赵州古佛道场”,盖唐末僧赵州和尚修行之所。旧在城外,后城既展,而在东门内矣。院西丁字街,有石浮图,俗曰“大石塔”,高可四五丈,制作极工,上刻古薤叶篆,亦妙,宋景祐五年,西厢人所建也。
中山府城中,天宁寺后,有小寺,世传慕容垂之后宫也。其妃以诬被杀,冤血溅砌石,石白血殷,渍而不灭,每雨过,其色愈鲜。余尝考《北史》,垂妃无它被杀者,惟段氏谏垂废太子宝,垂不听,宝深衔之,及即位,令自杀,疑此即段氏之血也。
栾武子庙。栾城县西四里,彪冢村高丘一所,曰“栾武台”,台有庙,曰“栾武祠”,此即栾伯书之庙也。书谥曰“武”,故云。庙西南有一冢,曰“彪冢”,俗传武子猎于此,射一彪,死葬于此焉。
中山府文庙西,宋丞相魏忠献王、韩公琦祠堂存焉。琦为帅,有惠政,州人为立祠,祠下有碑一通,其略曰:“仁宗朝,出知定州。时州兵不治,将为乱,及至,即用兵律裁之,察其横不知教者,斩之。有死于战敌者,赏其家,其孤儿使继衣廪。乃考古兵法,列方、圆、锐三阵,亲教习之。由是定兵强劲可用,号称雄镇,声振契丹”云。
真定路城中,开元寺后,绣女局内,唐清河郡王李宝臣纪功碑一通。其碑极高大,永泰二年立。《类要》云:“李宝臣纪功二碑,一在真定府治东三十步,即此碑也;一在府西一十步,大历三年立。今在居民房屋土底,常有人掘见”云。
真定路城中,开元寺后,绣女局内,复有钜碑埋土中,止露碑首,长及丈五。题曰:“王武俊碑,贞元五年立。”文字皆不可考。《类要》云:“王武俊碑,去真定府治东门二十步。”即此碑也。
真定路南关,阳和门外,史丞相遗爱碑一通。螭首龟趺,高四十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