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的,郭家刚搬来那会儿,也是和旁人都不搭话,在村长那里交了保,赁了几亩地来种。
关家的地和郭家的刚好临着,关家爹爹为人厚道,见郭家相公生的细皮嫩肉,一双白皙的手上连个茧子都没有,拿起锄头笨手笨脚,就大大方方的揽了过来。
手把手的教郭家相公锄地,播种,锄草,捉虫,两家的男人近了,女眷也渐渐有了来往。
吴氏见李氏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在借住的小院子里呆着,很象自己幼时见的那些大户人家的奶奶,对她就有了几分好感。自家做了什么好吃的,常常多做一份,登门送上来,两家孩子的岁数也相当,没事聊聊孩子,关系就越来越好。
等到了秋收打了麦子,看郭家住的茅草屋实在不像话,关家老爹又张罗着,喊来一帮子的族里的兄弟们,给郭家起了个小院子。
吴氏又教李氏养鸡,养猪,现在郭家的小院子,就和关家村里任何一家的院子一样,鸡鸣狗吠,热闹非凡。
李氏一开始给她的感觉就是文文弱弱的,后来知道郭家相公竟然还识字,这可了不得了。
吴氏喊着村里的关大柱套了驴车,亲自陪着郭家相公去县城里走了一遭,在自家小弟的帮助下,见了县城里的学知大人。
郭家相公和学知二人聊了几句,学知大人就拍板定下来,郭家相公进入官学教书。
这可把李氏高兴坏了,自从和相公搬到了这偏僻乡间,每日里见到相公原本握笔杆的手一天天的变黑变粗,心头总有股说不出的滋味,这下好了,相公还是读书人,自此以后,李氏对待吴氏越发亲近。
吴氏站在门口,拍了拍门环,扯起嗓子唤道:“郭家弟妹,郭家弟妹!”
关秀秀无聊的低下头,研究起自己绣鞋上的小小花样,这绣鞋是出自姆妈的手笔,粉色的小鞋面上一圈绿油油的藤蔓,上面又结了小小的金色葫芦,在藤蔓间若隐若现。
其实娘的手艺也很不错呢,关秀秀开始琢磨着拉姆妈下水了,多个人手早点发家致富,然后搬家,离倒霉郭家远远的。
在关秀秀的胡思乱想中,李氏来应门了,欢喜的直接开了两扇大门,还没见到人,声音就传了出来:“是吴家嫂子吗?快进来,哎呦,小秀今天也这么漂亮呢,快跟婶子进来,前几天你叔回来买了些糕饼果子,我给你留着呢。”
关秀秀扬起头,甜甜的唤了声:“婶娘~”娘字拖得又细又长,童音脆脆嗲嗲,直喊到李氏的心底里去。
李氏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