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问题,做最后的决定。
公司就召开了个全体董事会议。
参与的人不多,杨永诚和他父亲,还有维兰德集团的代表,另外是些小股东,比如ceo尼克·韦伯。大家讨论了辉瑞提出的条件和它们接受的内容,把不满意的地方挑选出来,重新审议。
几回合后,目前的合同是双方都觉得便宜难占。
主要条件是,ada将授权五项生物干细胞制药技术给辉瑞,而辉瑞则需要支付15亿美元购买它们技术,并成立专门生产干细胞的子品牌,辉瑞占比60%,剩下的是ada的40%,日后销售分成。
但这15亿美元并不是一次性付清,在fda的许可尚未下发前,它们先支付30%的资金,并以日后fda的许可发放的一年后,支付30%,再下一年付清尾款。保证资金的充足和规避风险。
双方都觉得亏的原因是,辉瑞需要为一项尚未被批准生产的技术支付15亿,外加销售利润40%的分成。假设净利润率在30%的情况下,这几项技术的市场必须要有90亿美元——辉瑞才不会面临亏损。
而对ada来说,辉瑞的在合作中的挤牙膏策略很不痛快,它们得耐心的等待它们一年又一年的还款,然后等待盈利,弥补亏损后再分红……没有两三年,都不会再见到利润分到彼此的口袋里。
然而双方都同意签署合作协议。
因为只有这种双方都占不到便宜的情况下,这份合作才显得足够公平。
合作签署之后,辉瑞将在八月底之前支付30%的交易款,也就是4.5亿美元。算起来的话,持有公司74%股份的杨永诚,能从中得到3.33亿美元……但那只是理想状态,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虎视眈眈。
两者目前都是35%,等这笔钱扣掉企业所得,再分红后扣去个人所得,杨永诚实际能够得到的款项是1.41亿美元左右……两笔大税就直接扣去了他58%的收入,全部落到美国政府的口袋里。
若以合作的总金额来说,辉瑞要支付15亿美元的现金,他74%占11.1亿美元,但两笔大税就需要扣掉6.4亿之多,剩下能属于他的不到5亿美元。层层算下来后,到他手上的已经少了将近六成。
很亏吧?所以才有各种“合理避税”、“离岸公司”或“税收倒置”的词汇,都是企业千方百计去通过海外账户、合并或者一些取巧行为抵减税款。ada公司虽然没有那么老奸巨猾,但afm不是吃干饭的。
作为金融企业,在税务方面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