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自己的怀才不遇,偶然间举目望去,只见如此偏僻乡野的孤零零的小村里,在这接近天亮时分,依然有点着灯火的人家。
一定有一个为考试而彻夜用功的青年,在那灯火之下,就像自己过去一样,为了考取功名而寒窗苦读吧!
再想到自己一生大幕将落,不禁悲由心升。
但是老李头可是不一样啊,他对于大明帝国而言,可是有着丰功伟业般的存在!
昔年太祖爷四大谋士中,神机妙算刘伯温提出了“避免多线作战逐个击破”的统一总战略;朱升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子真言;陶安则提出了“据金陵长江之险以望天下”的霸业奠基方针!
似乎只有老李头,平平无奇,并不出众。
但正是这位帝国之狐,最早追随太祖爷南征北战,为其出谋划策,什么而军队调动、将士任免、战略部署、粮草辎重等等安排得一应俱全,太祖爷自此再无后顾之忧,故而盛赞老李头为“在世萧何”!
但李善长最大的功绩,并非仅止于此,而是在大明帝国建立之后!
作为一个文人,且是儒法兼修的顶级文臣,处理政务、治理国家、颁布律令、发展民生……这些,才是他李善长的拿手好戏。
恢复制钱、榷淮盐、立茶法、开铁冶、定鱼税、免连坐、颁律令、制郊社宗庙之礼……在他的牵头主持下,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的大明帝国,终于从无到有,从一片蛮荒到繁荣昌盛!
国用益饶,而民不困,东风入律,物阜民安!
这就是李善长,这就是为何礼赞他一手成就了大明帝国!
但是诚如其所言,这个他一手成就的大明帝国,已经容纳不下他李善长了啊!
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一个杀伐果断的铁血帝皇,怎么能容忍这样一位能量惊人、威望太重的臣子继续留在朝堂之上?
“老李啊,你也不能这么想啊,你这一走了,你族人当如何?”
朱雄英咧着嘴摇头失笑道,企图唤醒李善长那颗壮志雄心!
岂料老李头闻言无所谓地耸了耸肩,望着蓝天白云,幽幽开口答道:“祺儿他们我是放心的,怎么说也算是皇上半个儿子了,并且这孩子一向老实本分,兢兢业业,皇上不会忍心杀他的!”
“采薇这个丫头吧,乃是祺儿一次醉酒误事后……你应该清楚她的处境,老夫本想着此次入京将她托付给十三郎,现在只能托付给你了!”
“你好歹勉强算是老夫半个弟子,替老夫照顾这个孩子,没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