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武德新政(2 / 3)

为了新政推行前后两大类,众人只觉这个方法颇为新奇,但效果却是出奇得好。

一目了然不说,还十分明显地展示了新政的效果,比之先前地方官员长篇累牍的奏报效果提升了不止一重,至少阅览奏章的人没有必要再耐着性子逐字逐句地去阅读。

文武百官啧啧称奇,纷纷出言询问这玩意儿是个什么东西,杨士奇含笑予以解答,并特地强调这是当今天子发明的新奇玩意儿。

群臣闻言一愣,随即开始疯狂拍起了马屁,对着条形图就是一阵疯狂输出,听得朱雄英都有些面红耳赤。

大明这些文人,真是不要面皮!

“行了,既然你们这对玩意儿交口称赞,那就定为例,日后所有涉及数据的奏章,都统一采用此方法汇报,尤其是户部衙门,若是不懂就去问杨士奇!”

闻听此言,户部尚书郁新欣然点头,心中却是一万匹羊驼呼啸而过,怎地吃瓜看戏又看到自己身上来了?

“杨爱卿的话你们都听到了,新政在山东推行后的成效你们也都见到了,现在朕意将其推行天下,没有问题吧?”

朱雄英拨动着冠冕垂下的珠帘,语气轻松地出言道,但他那双眸子却是不断扫视着群臣,似乎在寻找一个敢于冒出头来反对新政的愣头青。

果真如此啊!

皇上果真决意推行新政!

群臣心中不约而同地回响起了这句话,大殿顿时陷入了沉寂。

虽然这“火耗归公”加上“养廉银”制度,是一件好事,推行之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了,存有余钱那应急提供能力也增强了,各级官员的法定收入提高了,而短期内老百姓的负担也没有增加。

但是位列朝堂之上的京官都是办差多年的老臣,他们当然知道地方州府县衙贪腐有多么严重,那些贿银为何要收、怎么收、收多少、从哪儿来、花哪儿去……

毕竟这一条条利益输送网络的最终点,不是旁人,赫然正是他们这位位列朝堂的京官大老爷们,否则天下士子也不会为了科考而奋斗一生!

皇上这新政的确是一项仁政,但对士绅官员而言却是不见得。

地方利益减少了,首先倒霉的便是地方官员,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以打点贿赂,亦不敢另立名目狂征滥派,那么之后倒霉的便是一级一级往上的高官了,直至他们这些权贵。

这就好比税收是一块大蛋糕,这块蛋糕是寿星的蛋糕,由他负责定额划分,而火耗则是附赠的一小块,寿星不会去理会,自然便成了客人的福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