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宁波争贡”事件不难看出,前来大明朝贡的使团,并不一定都是正规使团,或者说根本就不能称之为使团!
比如说眼前这些南洋诸国的使臣,其中便有不乏国土疆域小得可怜的小酋长势力,打着朝贡旗号前来骗得巨额利润。
滥竽充数之辈,定然不在少数!
说白了,大明后期的万邦来朝,实际上就是花钱买面子,为了彰显了大明王朝脆弱而又顽固的那颗,作为天朝上国的可悲虚荣心!
而朝贡这等本来是一种小国对大国的尊敬与崇拜,在大明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脆弱的经济交易,毫无半点诚心可言。
万国来朝本身携带的巨大骄傲与荣光,也逐渐在大明一朝彻底失去了味道。
朱雄英自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种事情发生,亦不会愚蠢到为了脸面去做那地主家的傻儿子!
所以,需要一场大阅兵,需要用武力予以震慑!
一念至此,朱雄英嘴角泛起残忍的笑意,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死囚,或许作为大阅兵开始之前的开胃菜,是个不错的选择!
杀了这个王八犊子,祭天!
帝都南苑,皇家猎场!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狩猎自古以来便是君王武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一国之强盛往往体现在其军队的战力之上,故而历朝历代甚至先秦时期,都极其重视对士兵的训练,先秦时代,狩猎就成为了习练行军布阵、指挥作战的武事之一。
与其让群臣来使观看一群武夫丘八展示肌肉、炫耀武力,不如进行一场紧张刺激的狩猎大战,借此不但可以达到训练士卒的目的,还可震慑各国来使。
如《诗经》有诗曰: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此诗气势磅礴地描述出了诸侯领主借狩猎一事训练军士的恢宏场景:威武雄壮的士兵手持盾牌长矛,整整齐齐地排列肃立,布下“兔置”以捕猛虎,敲击“网椓”以驱赶猎物,当洪亮有力的敲击声传来,公侯们仿佛见到了士兵搏斗猛虎的孔武身影,闻者无不热血沸腾。
在朱雄英看来,这样的练兵方式才是上上之选,这样的练兵方式才对他的胃口,即便是文人儒臣亦会看得热血沸腾。
既不用亲上战场,又能切身体会到那种快要窒息般的刺激感与紧张感,可谓是练兵最佳的选择!
而军中演武所能选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