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茶马互市(2 / 3)

便成为了游牧民族最大的资本,用以换取中原的手工业品,历史上将这种互通有无的民族贸易称之为“绢马贸易”。

到了唐朝,外蕃蛮夷发现了茶叶这个好宝贝,因他们嗜乳酪,好食肉,而茶不但能解毒去病,还可解油腻、助消化,因此顿时成为了外番蛮夷生活必需品,如唐代之回鹊,宋代之契丹,以至夏金国之藏古,食肉饮酪之民,亦莫不好茶。

边境游牧民族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

李唐王朝遂以控制茶叶的供给,变相控制外番蛮夷的生活,而后中原王朝尽皆效仿,效果那是出奇的好,逐渐演变成为了“茶马互市”。

所以,茶叶自唐宋以来不但成为中原王朝与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外番蛮夷之间的大宗经贸产品,而且也成为与外番之间保持友好关系的物质手段。

蒙古鞑子入主中原之后,一度废止了宋代确立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因为他们本就属于游牧民族,战马资源并不稀缺,加之蒙古铁骑天下无双,根本无惧任何外敌,故而宋代所确立的茶马互市政策因此暂停。

大明立国之后,太祖高皇帝便确定以陕西、四川茶叶易番马,于是在各产茶地设置茶课司,定有课额,又特设茶马司于专门管理茶马贸易事宜。

奈何改元建文后,便宜老爹朱标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竟在方孝孺与齐泰的怂恿之下,选择关闭茶马互市,直到现在都没有重开。

朱雄英对此十分不理解,除开或许是想因此牵制勋贵武官这种可能外,他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为他洗白。

如此鬼力赤与也速迭儿想重开茶马互市,朱雄英还是有些意动的,毕竟这茶马互市对维护北疆安全与稳定起到重要作用,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治边政策。

其次,通过茶马贸易,还可满足大明帝国对战马的需要,又可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的茶利收入解决军费之需,

岭北行省虽然已经纳入大明版图,土豆种植也已取得成效,开始大规模推广种植,但岭北行省毕竟远在塞外,因气候与土壤因素注定粮食产量低下,依旧需要朝廷拨款赈粮。

整个岭北行省,出去府城和林可自给自足外,其余州府尽皆堪称不毛之地,粮食产量极其低下,甚至土豆都难以生存。

加之因先前一战,朝廷在岭北的驻军由两万增至五万,军费粮草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给国库增添了一笔不小的支出。

若是依靠与鞑靼瓦剌的茶马互市,可以满足岭北行省的自给自足,那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