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是官方哲学,这十名贤才干吏又是自幼学习程朱理学,突兀之间想让他们改换门庭,离经叛道,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程朱理学啊!
这个庞然大物,就连自己都不敢轻易下手,杨士奇等人如今这般表现,也是情有可原。
为什么程朱理学会成为无可争霸的主流学说,甚至是唯一学说,甚至被朝廷钦定为官方哲学?
因为它完美地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转变,逐渐走向政治哲学化,其一再强调的“三纲五常”、“忠君爱国”为帝王的专制统治提供了精细的理论指导,完美地成为了王朝统治的精神支柱!
表面上来看,程朱理学对于封建王朝国家稳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它对百姓思想的束缚和禁锢也显而易见。
尤其是在建州野猪皮立国后,更是彻底歪曲了程朱理学的思想,断章取义,删改圣言,用其饱含弊病的片面教义麻痹禁锢天下万民,遗害无穷,饱受后世诟病。
即便如此,来自后世的朱雄英十分清楚这玩意儿的巨大危害,但此时也不知道如何去面对这个庞然大物,只能寄希望于培养出一些新学之人,潜移默化之下逐渐发展壮大,直至取代程朱理学!
这便是朱雄英在燕京镇守时,口称的打造出一个现世圣人,撅了那些文人士大夫的根!
而被他寄予厚望的王绅,已经在燕京太子宫内闭门一年有余,从天剑局传递回来的情报不难看出,这位“圣人”即将出世!
那么为了给这位“圣人”铺平道路,朱雄英也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了。
他更希望的是儒法并用以统治天下,兼擅采用法儒二家理念治国,毕竟治大国如烹小鲜,食材与调料缺一不可,而要想大明繁荣昌盛,应该是依法治国,而不是按照道德伦理治国!
儒家强调是以德治国,全力推行仁政,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等先贤尽皆认为,天下大治最关键的因素是君主,君主推行儒家主张,选贤任能,善待臣民,推行仁政,在赢得民心的基础之上,统一天下实行天下大治。
但无数的血泪教训证明,仅仅靠仁义道德治理国家,是根本行不通的,尤其是还是在如今这个大争之世,列国都在殖民争霸,大明却依旧高唱仁义道德,那可真是蠢到无可救药。
难道仁义道德,宗法礼制,能够抵御得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
事实证明,抵御不住!
这便是朱雄英创立新学,试图取代程朱理学的原因。
秦朝以法家为主,结果秦律之严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