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平衡之道(2 / 3)

而最后这耿璇一案,则是有些令人无语了。

皇上称什么“天地会宣布对此负责”,满朝文武当中只有傻子才姓!

群臣更为在意的细节,是新天子在此案中采取的平衡之道。

耿璇的确当街杀人,杀的还是国子监生,犯下了足以掉脑袋的重罪,一众儒臣自然不会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逃脱大明律令的惩治。

但耿璇暴起杀人,幕后之人,大家心知肚明!

若新帝当真遂了儒臣的想法,直接斩了耿璇以绝后患,那些个勋贵武官定会与他离心离德,也会将他刻薄寡恩的本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他执政留下祸根与隐患。

故而这位新天子采取了平衡一道,先给此案定义为妖人作乱,罪魁祸首是天地会头目杨璟,将罪责推到这个可怜的替罪羊身上,命兵部派兵前去清剿。

而后承认耿璇当街杀人的事实,将其罢官去职逐出京师,流放北疆,令一众儒臣满意,同时也是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但有意思的事情在于,耿璇原本就是长兴侯长子,真正的武将世家子弟,而北疆又是这位新天子昔年镇守之地,只怕这耿璇不是去戍边的,而是去一飞冲天的!

看似将他罢官去职,逐出京师,实则无异于变相保护于他,让他脱离一众儒臣的视线,以免被其紧咬着不放。

等这耿璇到了北疆,凭借长兴侯府的军中关系,加之新帝的有意提拔,不消几年大明又将会多出一员骁勇善战的年轻悍将!

这便是新帝的平衡之道!

儒臣满意,武夫欢喜,大家皆大欢喜!

可能唯有任伯安那天杀的蠢货,此刻在九泉之下恨得咬牙切齿吧!

这些个朝臣好歹也是熬过了洪武朝的雪刀霜剑,经历了建文朝的阳春煦日,哪里会看不懂新天子这一通操作。

对此,茹瑺、秦逵等人只能相视一笑,感叹这位年轻天子手段之老辣。

“皇上……真有太祖之风!”

方孝孺与齐泰结伴同行,这两位先帝宠臣,此刻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毫无疑问,今日新帝的表现,的确给了他二人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三个难题,迎刃而解,不但稳住了动荡不安的朝堂,还成功平衡了文武之间险些炸裂的矛盾,而新帝则彻底坐稳了那张龙椅。

但这并不是二人想看到的结果,或者说二人并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他们与先帝共同的政治理想尚未实现,根本无法接受一位霸道无匹的英明天子,一个乾纲独断的年轻雄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