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受天下万民爱戴的“圣君”!
先帝朱标,正是这样一位仁厚无双的圣君,一位坚定不移走在“王道”之路上的仁君!
但就是这样一位饱受儒臣爱戴与珍视的圣命君主,就这般突然病崩,撒手人寰,致使儒臣多年为之付出的努力与心血刹那之间尽数付诸东流,这让他们如何接受得了?
更加令人难受的是,眼前这位即位称帝克继大统的新天子,又是深得太祖高皇帝衣钵,一个妥妥走“霸道”路子的狠人!
何为“霸道”?
先贤孟子有云:“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其义就是借助权势和武力,但却打着仁义道德的口号的政治主张,叫做“霸道”,实施霸道则必须要拥有强大的国力。
而王道则是真正以道德政治为核心去实施的仁政,实施王道则无所谓国家的大小了。
春秋战国的诸侯王们,征伐不断,厮杀不休,无人再关注王道精神以及儒家所提出的大同社会之理想盛世,便是痴迷霸道的最好体现!
如那千古贤相管仲自拜相以来反对夸夸空谈,踏踏实实发展经济和农业,致使齐国国力大增,而后打出“尊王攘夷”的仁义口号,让齐国以诸侯之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成就了齐桓公的一世霸业,这就是典型的“以力假仁”的霸道路线。
纵观这位新天子的种种举动,傻子都能看得出来,他正坚定不移地走在“霸道”之路上,打着仁义道德的口号,北击蒙夷,南平百酋,西御外诲,东海开疆,将太祖高皇帝曾亲定的不征之国打了个稀巴烂,彻底纳入了大明版图,这不是“霸道”是什么?
但正因如此,他才无法得到方孝孺等儒生的效忠与支持。
因为王道是以道德来推行仁政,在王道政治的视角下,国家没有明确的分界,天下没有列国,没有霸主,没有扩张,有的只是百姓,有的只是仁政。
王道政治的根本目就是实现天下大同的盛世理想,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王道政治的统治观则是通过以德服人而求得民心所向,并非假借武力。
走上霸道政治的君主,大多皆是一代开国大帝,如秦皇隋帝,唐宗宋祖;或者是那些遗臭万年的末代昏君,如隋炀帝杨广。
毕竟没有道德作为指导的霸道政治,乃是霸道和**结合,这样的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难以长久的。
试想一下,一位自幼习从儒学理念,坚定不移推行王道政治的圣明君主,正与儒臣勠力同心推行仁政,打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