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闻言眼眶微红,尽皆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掏出了前些日子领取的准考证明验明了身份,意气风发地走入队列排队候考。
因历朝历代应试举子在科举考场上作弊的方法是层出不穷,有贿赂考官的,有冒籍跨考的,有代考的,有换试卷的……总之,那些考生为了考中进士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帮助其增加考中进士的机会,那是什么鸡鸣狗盗的事情都愿意做。
而在众多考场作弊方法之中,尤以“夹带”为最,即作弊考生会用尽如缝进衣褂、袍裤乃至帽子、袜子中,或是藏在头发、帽顶、砚台等物品中等各种方法来将四书五经等考试资料偷偷带入考场中,从而来方便于他接下来的作弊行为,故而也成为搜检的重点照顾对象。
先帝尤其痛恨贪腐官吏,自然绝对不允许靠着作弊得以步入朝堂的士子出现,所以此刻的搜检作为防科举作弊的第一道关卡,严苛到了令人绝望的地步,希望借有“搜检”来将考生在科举的作弊现象直接扼杀在摇篮中,以此来确保全国的考生得到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一阵鸡飞狗跳、胆战心惊的仔细搜查之后,三人终于进入了贡院,按照号牌寻到了自己的号舍,开始为接下来的大考做准备工作。
主考官方孝孺象征性地讲了一番激励士子的话语,而后下令放题,早就准备好的衙役将一份份试题纷逐一发到号舍,大考正式开始。
韩克忠首先打开了经义试题,一眼看去却是不由身子一颤,强忍住心头的悸动再定睛看去,却是忍不住面露狂喜之色。
“万乘之国行仁政!”
这个题目,他们三人不知做过多少篇八股文,早已是烂熟于心,算是那《八股三百篇》中最熟悉的题目之一!
但是,这怎么可能?
历朝历代参加科考的举子,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押题,根据主考官的脾气和秉性,来猜测他会出什么题目。
毕竟考试的范围已经确定,无非就是四书五经,再联合主考官大人的脾气秉性,被瞎猫碰到死耗子的例子还真不少。
甚至一些官宦世家,为了家中子弟参加科考,还会专门请一些大儒来押题,无非就是那些“学而”、“仁政”等。
韩克忠此刻已是激动地面色涨红,甚至心中隐隐有些惶恐不安。
这押题归押题,但是也不能这么押吧?
这他娘的明明主考官都变了,这题目怎么可能还会撞上?
太子殿下,真乃神人也!
除了这个解释,韩克忠根本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