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华夷秩序与朝贡体系(2 / 3)

圈,同时在这种华夷秩序下,中华帝国与诸邦藩国之间形成了一套朝贡制度。

而这朝贡体系,就是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

大明立国之后,兵锋军容之盛,威震八荒蛮夷,称臣纳贡者如过江之鲫,而在洪武四年,太祖爷朱元璋明确规定了,把朝鲜国、日本国、大琉球、小琉球、安南国、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苏门答剌、西洋国、爪洼国、湓亨国、白花国、三弗齐国、渤泥国等邻近十五国列为“不征诸夷”,写入《祖训》,并告诫子孙:这些蛮夷国家如果不主动挑衅,不许征伐。

老爷子制定这个规则,便是为了明确为大明帝国建立华夷秩序与朝贡体系,不过他却是没有想到,自家子孙后代中出现了朱雄英这么一个心狠手辣的王八犊子,把他的《皇明祖训》当放屁!

除了这可笑的十五个“不征诸夷”,太祖爷还确定了“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由此最后确立了朝贡体系成为东方世界的通行国际关系体制。

在这个体制中,中国中原政权成为一元的中心,各朝贡国承认这一中心地位,构成中央政权的外藩,妥妥一个中土式君主的合理表现。

但也正是这“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一直被后人嗤笑痛骂,饱受世人诟病。

后世之人很厌恶朝贡体系,尤其是在晚清那些建奴丧心病狂的操作之下,更是成为了人人争相痛骂的无脑之举。

厚往薄来,人家象征性地进贡点特产异兽,朝廷为彰显所谓“天朝上国”的威严,便大手一挥回赠十倍乃至数十倍的珍宝,就算国力衰微,也要打肿了脸充胖子!

太祖爷建立大明之初,就迅即派出使者出使周边邻国,如:朝鲜,占城,安南等国,通知诸国明继元统,宣扬大明国威。

朝鲜等国基于这“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也是相当上道,纷纷遣使进呈贺表以示臣服,一时间出现了“大明统一万方,天子文武圣神,以仁义礼乐君师亿兆,故凡华夏蛮貊,罔不尊亲。际天极地,举修职贡。自生民以来,未有如今日之盛者”的“盛世局面”。

天子开心了,朝臣满意了,百姓骄傲了,四方藩属国更是赚了个盆满钵满……似乎这朝贡体系带来了一个共赢的欢喜大结局,但真的是这样吗?

那些数十倍回赠藩属国的珍宝财物,从何而来?

还不是从百姓身上搜刮的民脂民膏!

大明立国之初,穷得都快揭不开锅了,还要硬生生地打肿脸充胖子,为了维护那可笑的天朝上国威严,这种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