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下西洋(2 / 3)

眼见皇上有些迟疑,给事中杜钦出列反驳道:“启禀皇上,此举万万不可!”

“而今四方初定,军民疲敝,虽国库充盈,但大明连年天灾不断,且北疆蛮夷、南疆土酋时而挑衅寇边,哪一处都得拨款支撑。”

“水师舰队远行西洋,一次便支费浩繁,靡费甚众,长此以往必会致使库藏为虚,民生凋敝,此举绝不可行!”

老爷子尚未开口,便有人跳了出来坚决反驳。

不过这杜钦讲的都是大实话,不少朝臣都暗自点头赞同。

大明四方初定,且接连爆发天灾,军民早就疲敝不堪,此刻若是水师舰队远行西洋,只怕会引起民愤民怨啊!

毕竟此去西洋,可并非是一件易事,光是一来一回少说也得好几年。

而且这支靡费了朝廷无数钱粮的船队,带着大明特产的丝绸陶瓷,带着大明数万儿郎将士,一旦离开海岸挥别故土,自此便是将身家性命俱都寄在了海图之上,在茫茫大海之上孤独前行。

只要出现任何一个错误和疏忽,对于这数万人而言,都将会是一场灭顶之灾!

如得不到淡水补充,如船上爆发疾病,如偏离航线海图……

下西洋,需要提前筹备,需要未雨绸缪,而非一时兴起,热心来潮,便可下定决心。

何况大明眼下正在修生养息,发展民生,的确不宜在此刻出海远行,巡曵异域!

太祖爷闻言亦是点了点头,随即将目光看向了爱孙。

真正想要下西洋之人,恐怕是自己这个好圣孙吧?

朱雄英察觉到了老爷子的目光,也不敢再继续看戏,施施然地走了出来,对着杜钦反驳道:“为何不下西洋?而今大明物阜民丰,国库充盈,此刻不下西洋更待何时?”

“至于北疆鞑子与南疆土酋,不过是些跳梁小丑罢了,北疆都快被朱寿将军打成筛子了,南疆更是无须忧虑,飞球军已然成型,正在接受训练,大军不日便可出兵南疆,踏平整个中南半岛!”

“杜大人,小农思想要不得啊,你总想要将钱粮囤积起来以备不测,却是未曾想过我大明也会因此错过很多趁势腾飞的大好机会,比如说现在!”

给事中杜钦一向以直谏敢言闻名朝野,但他受限于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从思想上而言还是华夏民族一直以来的小农思想。

一不懂经济流通的重要性,二不知大明帝国走上海洋强国的重要性,本着单纯可爱的小农思想,建议皇上发展民生,这本就无可厚非。

但朱雄英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