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三法司的反击(2 / 3)

修筑水利、帝陵等工程,自先秦便成定制,从未见过因此为其请功减刑的先例!”

“何况这些刑徒大多皆是重案在身,如若因此而减轻其刑罚,那置我大明律法于何地?置百姓安危于何地?”

“臣祈请殿下从功臣名录上划去这批刑徒,以护我大明律法!”

汤宗这番话讲得漂亮至极,丝毫不提及那位皇太孙,反倒是引经据典,援引先例,驳斥这种做法,似乎完全是为大明考量。

刑部侍郎虞谦闻言亦是出列奏道:“刑徒修筑水利,本就是其职责,谈何请功减刑一说?若开了这个先河,那岂不是鼓励暴徒作乱?反正皆可以此减刑保命!”

“臣请殿下三思,此举万万不可!”

汤宗与虞谦之后,一名名御史接连站了出来,言之凿凿地抵制这种为刑徒请功减刑的可笑行为,就差指着那位皇太孙大骂愚蠢无知了!

开什么玩笑?

征夫刑徒可都是国家修筑工程的有力资源,若是为其请功减刑,放了这些经验丰富的囚徒罪犯,那日后修建工事的时候,上哪儿找工具人去?

那位皇太孙,是真的飘了啊!

抬手就想为上千刑刑徒请功减刑,置大明律法于何地?

何况这些刑徒无一不是些亡命之徒,真个将其释放,即便朝廷出手将其安置妥当,难道他们就会痛改前非,不再作恶了吗?

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封赏有功之臣,可以!

但这批刑徒,绝对不行!

三法司在大理寺卿汤宗的率领之下,悍然发动了反击,坚决抵制为刑徒请功减刑一事。

群臣百官顿时安静了下来,仅有那些御史不停在口若悬河地引经据典,述说此举是多么荒唐可笑。

太子爷颇为头疼的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位众望所归的帝国继承人,在面临两难抉择时,却是体现出了自身性格的致命缺陷————优柔寡断!

太子朱标生性仁厚温良,天生仁君苗子,却注定了他只会成为一代守成仁君,成为不了一代开疆雄主。

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很快便传到了太祖爷耳中,老爷子沉默良久,却是依旧没有出手,选择坐视事态发展。

太子的表现令人失望,但他很是想知道,太孙回京之后,会如何应对团结一致的三大法司?

徐州工部分司,茹瑺与秦逵目送着太孙殿下率有功之臣启程回京,准备接受朝廷封赏。

直到一行人消失在眼前,茹瑺才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