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位皇长孙天生妖孽,短短几年时间竟凭一己之力彻底改变了整个大明,功绩之高足以令满朝文武汗颜。
若他继续坐镇京师,皇上想要为朱棣脱罪,保住他的性命,能否斗得过那个小王八蛋,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故而这位天子心念一动,巧妙地命皇长孙帅师北伐,出征大漠,并且以踏破北元王庭为目标,用太孙大位吊着他,成功将他踢出了京师!
烈士遗孀已经得到安抚,威逼天子一事可一不可二,更不可三!
皇长孙被天子一脚踹出了京师,还不知道在哪片荒漠戈壁滩里面搜寻北元王庭的下落呢!
如此一来,受到朱棣迫害的直接苦主尽皆没了声音,而那些围观看戏的百姓士子又不愚蠢,哪里还敢作出起义游行之举?
这个时候世子朱高炽以幼弱之龄,奔赴京师为父求情,当今天子念及父子亲情,顺势下坡,将秋后问斩改为圈禁终生,既惩处了野心勃勃的朱棣,将他彻底废掉,又保全了他的性命,依旧可以锦衣玉食地享受一生!
呵,这一系列操作,也就唯有这位既狠辣无情,又重情重义的当今天子,能够做得出来了!
韩宜可这个刚骨直臣,为了大明律法敢于犯颜直谏,属实令人钦佩!
但他的这种做法,在眼下这个关键时刻,却又显得愚蠢至极!
历朝历代,总是不缺少这种满腔热血,心怀大义的忠正贤良啊!
但也正是这些个忠正贤良,往往寿命都活不长久!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这满朝文武,除却韩宜可等人敢就此事提出抗议外,还有何人敢于冒着生命危险,犯颜进谏?
韩宜可,即将大难临头喽!
果不其然,这位快口御史的奏疏清晨才递交御书房,午时便被锦衣卫抓入了诏狱之中!
皇上此举,无疑坐实了百官们的猜测,更加不敢提及此事,似乎默认了他的做法。
然而就在韩宜可入狱之后,京师之内却是谣言四起,故事主人公正是那位滇郡王朱棣!
这些谣言不出意外地,将朱棣所犯下的罪行悉数推到了妖僧姚广孝的头上,并添油加醋地描绘了这个妖僧如何野心勃勃,试图祸乱天下!
比如,这个妖僧以经研佛法的名义成为滇郡王的座上宾,从而暗中圈禁并杀害了王府长史易太初!
比如,真正勾结蛮王,泄露军情之人,非是滇郡王朱棣,而是那妖僧姚广孝!
比如,策划莫愁湖刺杀一案的真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