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竟然是惊人的相似:每个人都认为生活在中央民国的统治之下,比生活在赵氏王朝的统治下更开心,更幸福。
“难道说,这就是禅师所说的,人心所向?老百姓心中想的是谁,那佛祖保佑的就是谁.”
对于张浚来说,得出这样的结论,的确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毕竟他还是坚定不移的赵氏王朝的支持者,在他内心之中照旧是将刘创建的中央民国当成是反叛逆贼。
“大人,咱们是不是应该抓紧时间,赶赴新都城了?此去新都城,还有三百多里路呢!”
跟在张浚身边的护卫,忍不住开口提醒张浚。
留给张浚的时间的确不多。赵构之所以想要抓紧时间将刘诏安这件事情落实下来,好才能够腾出时间来,针对金国采取军事行动。
赵构的设计自然是很好的,可是能不能达到他预期的效果,那就是两会事了。就拿眼下这个诏安来说,刘就一定会配合他诏安么?至少张浚不是这么认为的。
过去,人们可以说在南方,朝廷是占据着主要地位,就连张浚都认为这样说没错,但是他在进入巴蜀之后才明白,生活在巴蜀南方,中央民国统治之下的老百姓们,早已经忘记了曾经的南宋朝廷,赵氏王朝。
中央民国的统治理念,在张浚看来,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但跟祖宗规矩却是向冲突的,这样的一个体制,张浚不认为能够继续下去,或许中央民国就如那昙‘花’一现,短暂的辉煌之后,就会消亡了吧。
别的不说,光说中央民国对官员的那种约束,换成是张浚,他也不愿意当个中央民国的官员啊,竟然就连普通老百姓都能告官员了,那官员的优越‘性’从哪里体现出来?
全民读书教育?由国家税赋来承担读书的费用?张浚觉得这也没有必要,这天下何必要那么多的读书人,读书人多了,天下就会‘乱’了,这样简单的道理,难道刘还不明白么?
更重要的是,刘竟然在坐上皇帝宝座之后,还要‘弄’个什么首相的身份,这不是‘乱’了套了么?历史上当了皇帝还要给自己封个大将军的,可都是昏君啊!
中央民国的诸多体制,张浚都觉得是不能理解的。张浚不能理解,其实也不奇怪,毕竟他并不是生活在中央民国治下的老百姓,不能理解这个制度变化是如何一点点深入民心的,更不知道这些改变,对所有老百姓生活的影响究竟重大在什么地方!
“是该抓紧时间去见见刘了!”
张浚摇了摇头,决意不再留在嘉定府,抓紧时间赶赴新都城,去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