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4章 朝廷国策暖人心,一个普通寒门学子的自白!(2 / 3)

搞到学历的,想要这个学历必须要去官学读书,如此,才能获得这个学历,如此才能去考政务员。

你看看东林书院还能不能大规模的招生,你看看东林书院还能不能大规模的,持续性的往朝廷输入自己东林书院的人才?

从根子上,掐断这群人不断地往朝廷输送代言人的可能性。

而后,张好古倒也是没闲着

立刻就是开始炮制一篇文章,倒是没有把官学改革的思路说出来,一方面是要规定考试内容,一方面还是要明确官学内容,其次就是,这还是需要朝廷花钱的

花多少钱,怎么花,各地农庄出多少钱修建学校,朝廷又要拿多少钱来补贴学校。

这些都是需要一个庞大和复杂的计划。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掉的。

但是,这并不妨碍张好古去给东林书院上上眼药,而张好古的具体做法其实也是很简单。

就是简单的介绍了吴洪现在的生活。

简单的采访了一下吴洪。

一问一答

这种对话的方式展现在了《大明报》上。

从前吴洪只能靠着家里的二亩薄田,这二亩薄田,第一,是要给吴洪读书,第二,就是要给家里人吃喝,还要给朝廷缴税。

一家人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些时候都要饿着肚子去读书。

甚至,有些时候,还要遭受到这些士绅学子的讥讽和挖苦。

整体来说,这个吴洪并不是不上进,也不是不肯努力,只是,他们家里的土地就这么点产出,他还需要照顾自己的父母,手底下还有一个弟弟。

屡试不第。

不是他不够努力,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努力的资格,他不是没有去给地主老爷打工,可是,就这点钱好干什么?

而现在,吴洪的生活则是发生了不少的变化。

最起码,他的吃住不需要依靠家里了,其次就是,在大同书院他可以放开了心思去读书,去学习,去教书。

在这里,吴洪也是要被人喊一声先生的。

除了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在这里,他不是那个站着穿长衫喝酒的,在这里,他是吴先生。

学生对自己十分敬重。

在这里,吴洪感受到的就是一种从精神上散发出来的满足感,甚至于,每个周末,他都有休息的时间,他还可以带着一两条腊肉回家孝敬父母。

自己的生活跟从前发生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