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史实后来一直困扰着后代史学家,因为商纣虽然残暴,但国力仍处如日中天之象,即使打不过周武王,但负隅顽抗乃至两败俱伤却不难做到,为何短短时间之内,便脆败亡国,其中必有隐情,但隐情是什么?历代史学家殚精竭虑,仍不得其所。但今天,我们找到了答案!”史老语速很慢,似乎在回味着久远历史,也好像是在为公布这石破天惊的谜题蓄力准备,果然,史老下面的话另大家感到既震惊又新鲜。
“纣王与武王鏖战朝歌之时,商朝尚有二十五万精锐部队,只是远在今天的山东半岛,远水解不了近渴,及至这部分部队走到一半,纣王已兵败**而死,这队士兵前无去路,唯有投降周武王或者血战到底两条路可走,但谁知他们竟然选择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第三条路:东渡太平洋!”
“东渡太平洋?不会吧?那时候的航海技术和船只能承受吗?就说现在吧,我国海军还处于奋起直追的阶段,距离美国海军的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芳华插口问道。
“方上校有所不知,自古以来我华夏航海技术就名列前茅,现今考古发现五千年前山东沿海已出现密集的航海遗迹,黄海中的一些岛屿在四千前已有殖民迹象,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证明,那么明朝永乐年间的郑和下西洋就足够说明中国航海技术之超群绝伦了,郑和船队船只上百艘,人数上万人,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半岛、东非等地对于当时的船队来说几乎如履平地,而且现在更多证据表明,郑和船队可能还到过美洲大陆,这可比哥伦布自吹的首次发现早了很多年。只是从明朝中期开始,不知为何当时朝廷突然施行海禁,清朝更是闭关锁国了两百年,将老祖宗的先进航海技术都丢了个底朝天,可惜,可惜啊!”
史老的渊博大家都很佩服,只是有时史老会说着说着跑到其他话题上,也许是过于渊博的人之通病吧,好在史老这次及时将话题从郑和拉回了眼前的现实。
“这一张帛书的一半,就是出自商末东渡的军队首领攸侯喜之手,而此人又是殷商最能征善战的部族——飞虎族的领袖!史载飞虎族滞留山东半岛是为了攻打反叛的东夷一部,但这张帛书给出的结论却完全不同。”
“有什么不同,难道飞虎族是去挖宝藏,或者抢美女?”疣猪依旧本性不改,满嘴除了钱财就是女人。
“呵呵,小尤说对了一半。”史老笑眯眯的答复,令疣猪的肥脸乐开了花,但齐林却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不禁腹诽道:“动用二十五万军队去挖宝藏或是抢女人,这样的国王不亡国才怪!”
史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