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是的,一直在追剿张献忠的阎应元来复命了,张献忠也是彻底的被阎应元赶跑。
不过此时的阎应元,丝毫没有刚刚出征时的意气风发,也没有得胜之后的得意洋洋,而是满脸的羞愧忐忑之色。时不时的看了看一脸冰冷的赵乾,随后赶紧低下头,等候处置。
没办法,要说这件事情说出来他都感觉丢人。战事虽然是赢了,可是张献忠跑了。这一仗的战果,其实就相当于没了一半。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跟阎应元是脱不了干系的。
太子军战力惊人而且又是久经训练,相反张献忠的军队都是一群刚拿起刀枪的农民。毫不客气的说,这根本就不是对等的战斗。
通常阎应元这边数十门大炮一响,对面的农民军就自行崩溃了,根本就不想他想象之中两军对垒**上阵,大家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拼出个你死我活。那根本不是在作战,而是在屠杀。
当然,也不是说张献忠没有一点反抗之力。作为混了这么多年的人物了,手底下要是没有几分真功夫,早就被人给剿了。曾经张献忠不服气,自己十几万人马还打不过区区三万新训练不久的什么狗屁太子军。
结果张献忠一气之下,就准备两军对垒。直接派出了五万精锐兵马对阵一万太子军。很不幸,张献忠自己找了一个硬骨头啃,对上的是戚镇所率领的一万戚家营。那可是赵乾手中,最精锐的军队之一了。
为了恢复戚家往日的荣光,戚镇训练起来简直就是不要命。别人训练两个时辰,他就训练三个时辰。别人训练三个时辰,他就训练四个时辰。
再加上他家学渊源,练兵很有一手。比之阎应元这个靠自己钻研兵书的野路子要强上一些,所以练的兵来也是得心应手,手下精兵也更加精锐一些。
对上戚镇的戚家营,张献忠无疑是悲剧的。戚家军的鸳鸯阵可谓是名闻天下,战斗力早已经通过无数次的战绩而表现的淋漓尽致了。鸳鸯阵的核心其实很简单,就是大家组团面对敌人。先组团面对一个目标砍死一个,再组团砍死另一个。
无论对方有多少人,始终保持着组团的阵型。三百六十度无死角防御,加上更为迅猛的进攻,张献忠要是能抵挡得住,那可真就见鬼了。
就这样,张献忠手里的五万精锐没用了几个时辰就全线崩溃。没了五万精锐,张献忠就算想打也大不了了。只能由战略撤退,变成了战略溃逃。这一路的追击之战,可是让阎应元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追命的始终没有逃命的快了。
张献忠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牌斗士,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