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场大宴办下来,赵乾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些人对着赵乾是一阵的吹捧,就差把赵乾夸到天上去了。当时可谓是宾主尽欢,可当赵乾开口要钱的时候,一个个默不作声了。
到最后实在是躲不过去了,这个出五百两,那个出三百两,算是意思意思。反正这小太子身居深宫之中,也不知道钱什么概念。稍微糊弄一下就过去了,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有那份钱,还不如多找几个暖房丫头,逛一逛一下秦淮河呢。
赵乾邀请了这么多人,富甲天下者不在少数。最后却只筹集到了五万多两,想想就让赵乾跳脚。再想想现在的粮价已经是以前的三倍多了,而且还在持续地上涨之中,这钱压根就不值钱了。
“太子殿下,奴才幸不辱命,已经将粮食运来了!”就在赵乾愁眉苦脸之际,风尘仆仆的张仁已经走了上来,小声的对赵乾禀报道。
“张仁,你已经回来了,你筹集了多少粮食!”
“殿下,奴才已经尽力了,大约筹集了五万石粮食!”
“五万石粮食?”在明朝,一石差不多是是一百五十多斤。一天一人的粮食,差不多是一斤半左右。若是灾民的话,有的吃也就不错了,吃得少一点应该也没问题。
这么算的话,一石粮食差不多够一个人能吃近四个月呢。再加上女人,老人,孩子相对吃的也少一些。再加上,又不太需要他们干太多的活,消耗的也不多。其实每个人再少一点,撑一下的话。平均下来,一石粮食支撑一个人小半年应该没问题。
可是问题是灾民不是有一两个,而是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灾民。随着事件的推移,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南京城的。再说了,他怎么也得赈济几个月吧。就凭五万石粮食,根本不够,差的太多了。
“不够,差了一些,这些粮食差的太多了!”摇了摇头,赵乾慢慢说道“张仁,你再去筹集十万石,不,二十万石粮食,若是不够的话,以后再想办法慢慢筹集!”
“二十石!”一听这个数字,张仁当场差一点就跪了。就他手里的五万石粮食,还是求爷爷告奶奶,外加威逼利诱得来的,就差使出他的杀手锏,绑票抄家了。
可以说,张仁他是使尽了浑身解数,用尽了所有手段,才勉强凑出了五万石粮草的。就这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要不是赵乾在后面撑着,他可能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别说再凑五万石了,就算是一两万石他张仁也没那本事。不当家不知茶米油盐贵啊,这年头,粮食比钱贵。那些粮商虽然给太子三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