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的客户经理——也就是专门拉投资的。我一般都是跟着那些客户的轨迹走,看他们要是发财了,就上门就要几个钱。”
伍哲笑笑。
“当然,你是个意外……但你也有钱,”安娜说话很直接。冬眠时代许多人说话都这样,“这个时代赚钱不是很难。但大部分人却都不知道该怎么花……起码我觉得,投资在我们这个领域,总比多在冬眠柜里睡几年要强。”
“网站上的资料我相信你也看过了,”安娜开始说重点,“这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太空航行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很多。但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没办法解决,那就是发射成本。最早的火箭在20世纪就出现了,可现在是23世纪,难以想象,差不多隔了有三个世纪。核聚变电站已经盖满了地球,可离开了地球——依然是化学能的天下。”
安娜再次打开了刚才的那个文档,指着一副像是铁轨的设计图问伍哲:“你知道这是什么?”
伍哲看了一眼,这东西看起来像是某种东西的轨道,但不仅仅是地面的两条平行线,而是密密麻麻的十几根,这十几根长轨被封闭材料包裹在中央,看上去就像大炮。
但既然安娜提到了太空,那这个东西的作用也就不难猜到了。
“改用电磁加速发射?”
“对,”安娜指着轨道中央说道,“这也是地球航天的新方向,现在地球上,最便宜的就是电力。里面全抽成真空,飞船做成长筒式,就像一个大炮弹,用电力替代绝大部分化学燃料,直接把飞船打上去。这个轨道技术的合理性,我们已经请几个航天大国的技术顾问把过关了,几个实验用的小轨道出来的结果也很理想……现在的问题,就是缺钱。”
“要多少?”
安娜没有急着说数字,而是继续在刚才的基础上说下去:“如果仅仅是在地球上,造这样一个轨道,按照我们之前筹集到的资金也差不多了,大不了就是做慢一点。地方我们都选了好几处,跟当地政府差不多也都谈好了……但我们内部后来讨论过一次,既然要做,就争取一次性做到位。
做轨道只是发射飞船最基础的第一步,下面还要分批发射,组装,试运行……要知道,地球的轨道是有规划的,我们是民间机构,根本申请不到指标,更别说以后得组装,培训,甚至建基地了。如果现在把轨道造起来,充其量我们也就是发射几个小飞船,在天上转几圈而已……
我们设想的是能够飞出太阳系的飞船,如果我们坚持从地球出发,这个目标也距离我们太遥远了。
所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