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作用
4.食物消化后,才能被小肠所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经主动运输进入血液,再运输到全身
各处被机体利用。体液是指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
)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如由于机体中含有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而使pH稳定在7.35-7.45,体温保持在37℃左右,渗透压约为770kPa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条件之一。
5.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的调节下,通过
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
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
6.当人进入高寒地区后,人体向外散热快;同时冷觉感受器及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一方面
使皮下血管收缩、皮下血流量减少而尽量使散热减慢;同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有氧呼吸加快
(耗氧量增大)而使产热相对加快。机体调节的结果是产热与散热相对平衡,使人体温保持相对
稳定,维持机体的稳态。故而体温下降、耗氧量降低不正确。
7.二氧化碳的排除需要经过细胞内液组织液到达血管血浆。消化系统吸收相关营养物质,循环系
统负责运输,泌尿系统负责排泄,分工明确,各个系统密切合作维持内环境稳态。
8.什么是正反馈调节,什么是负反馈调节,分别举几个例子?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
定状态。如激素的反馈调节,酶活性的调节。
正反馈: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
统处于再生状态。
生命活动中常见的正反馈有:排便、排尿、**、分娩、血液凝固等。
9.生物圈能够维持自身稳态的原因: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