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14年秋,大风之夜,期间狗吠不止。镇口刘家茶铺,没于大火中,刘家四口无一幸免。
次日,日头还没打照面儿,天嘛撒嘿,就有一下人如丢魂一般的喊着老爷,说是刘家出事了。于青本想天一亮就打着响儿,热热闹闹的去提亲的。这下可好,这小老头脸都白了,一家子人都起来了,没听明白的问着,听明白的都愣在院子里看着。于青出了门,就朝着西门的县衙奔。才出了街口就遇到师爷了,带着打更的也往那边赶。这师爷一开口就是个“节哀啊,于兄。”看着那师爷于青脸都白了,问“这是怎么回事儿?”,心里虽然不爽,也顾不得和这师爷瞎咧咧。“全家四口人啊,给一把火点了,仵作正在验着。估计怕是遭了匪了。”
“你跟我来,自己看吧。”
一眼望过去,那是真黑,不看到盖尸体的白布,你都不知道尸体在哪儿。仔细一盯,三具尸体都是完整的,旁边一具,尸首分家,手脚分家。狗也遭了秧,一并成了黑炭。于青站在门口偷瞄了瞄,白布盖着,也没看出个一二三。这下子是死了的心都有了,天也快亮了,心想着,回吧。见于青要回,师爷有热情起来:“节哀,节哀,节…..”于青一下子就火了,“节什么哀啊,这不还没上门提亲呢么!”甩下张又长又臭又红的马脸,便走了。县老爷看了眼师爷,师爷一眼憋屈。然后又臭了师爷一大眼,师爷这才低下头,憋着口气跟着于青走道了衙门口,还送到了街口。于青那是头也不回,不紧不慢的走回了家。天还凉,回到正堂门口,刚一落座,下人就送了一杯茶上去,一口下去,吐一口白气。于李氏盯着,小妾盯着,于宗翰盯着。“死光了,大黄都烧成了炭。惨啊。”话说他也就看见大黄了。
于宗翰不语,眼中有一些失望。
“那一家老小都没活口了?”于李氏问道
“是啊,就连小孩儿都没放过,烧得光光的了”
“造孽啊,”小妾又问到“那这么些嫁妆,不是白准备了?”
“人家家里出事了,你怎么脑袋里全是钱钱钱,就知道钱”于青一个白眼就看了过去,可他心里想着,这傻娘们说的倒是在理,“就先放着,这城里又不是只有刘家一家。”又丑了那小妾一眼。
下人们都看着,于青也不好再接着说些什么,其实心里还在骂着,小妾就是小妾,不识大体,在下人面前就钱钱钱的,真是丢人丢到家里了。
于宗翰本来是中午还打算去茶庄见个买主,约好了的,现在只得改了。只好等买主上门,再出去哪家小酒馆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