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才会这么引人注意。沈玉燕彻底明白了其中的关键问题,除了这个李家是她永远不能摆脱的责任之外,其他的她都可以放手了。船队已经没了,物流公司解散了,药厂送给了国家,江南造船厂和振兴纺织厂也可以交出去,这样的话沈玉燕就可以无官一身轻了。沈玉燕写下了一封信,一式三份,一份给上|海市市长陈毅,一份交给有关领导,还有一份她自己留下。意思很简单,她自愿放弃振兴纺织厂和江南造船厂的管理权,把两个工厂捐献给国家和市政府。要是李公馆可以保留的话,沈玉燕和家人住在上|海,要是李公馆也没收的话,沈玉燕带着家人离开上|海。沈玉燕代表李家保证,以后不再经商,更不会私下离开祖国,也不会做出对不起国家的事情。要是国家需要了,或者需要沈玉燕再来上|海解释的时候,沈玉燕一定会积极配合。
不久之后工作组退回了她的信件,说振兴纺织厂和江南造船厂不需要沈玉燕捐献了,因为沈玉燕的所有产业已经被国家没收了。不但振兴纺织厂和江南造船厂算为逆产,就连以前已经捐献的药厂也算是逆产,加上李公馆一起没收。沈玉燕和李家彻底成为了在上|海无房无产的“无产阶级绝对拥护者”。他们家的境遇比黄金荣还要惨,至少黄金荣还可以留在上|海,接受监管劳动,每天扫大街代替坐牢。
离开李公馆的时候,李念祖舍不得他的小火车,李念红舍不得洋娃娃和新衣服,可是沈玉燕带不了这么多东西,只好放弃了这些不必要的东西。李家一共七口人,沈玉燕和李宝云两夫妻,加上残疾的李宝根,还有李念恩、李念慈、李念祖和李念红四兄弟姐妹。李宝云精神不正常,时不时地要犯病,李宝根行动有问题,自己也不能照顾好自己,四个孩子除了两个大的可以照顾自己之外,两个小的根本离不开沈玉燕。就算李念恩和李念慈也是不懂社会经验的半大孩子,离开沈玉燕的话,估计也活不下去。为了照顾好大家,沈玉燕把所有笨重的东西都放弃了,大家只带一些衣物。李宝根背上有一箱工具,这是他当年专门定做的,就是他唯一的乐趣木雕的工具。沈玉燕保证一人最多一个箱子,哥哥姐姐要照顾好弟弟妹妹,李宝根和李宝云,沈玉燕一人一个拉着,确保大家不走散。沈玉燕身上背着李老爷子和三太太的灵位,这是祖宗牌位,沈玉燕绝对不会丢弃不管的。
当沈玉燕离开上|海的时候,谁也没有通知,工作组也不会答应这么做。可是得知沈玉燕要离开的消息,大家都来为沈玉燕送行。沈玉燕拒绝了大家的礼物,他们真的不能拿大家的东西,而且也拿不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