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燕再三要大家保持冷静和中立,千万不要卷入政治斗争之中。但是大家的生活越来越不好过,生活甚至于陷入了困境之中。一万法币在三十年代初,可以买一所不错的公寓,或者是十亩良田外加一头牛。三十年代中期的时候,也可以买一头好牛或者一间平房。四十年代中后期只能买三袋三十斤装的大米或者三百斤杂粮,或者是一所公寓的一个月房租。可是到了一九四八年的时候,只能买一包火柴,就连一包最差的香烟也不够。粮食、煤炭、布料等等价格几乎一天三变,老百姓几乎买不起这些东西。好多家庭都是数着米粒下锅,一等工厂发薪水马上去抢购。上半年一个月的薪水,还可以买一袋三十斤装地大米,到了下半月只能买二十斤装的一袋大米了。要是下个月再买的话,可能半袋三十斤装的大米也买不下了。为了生活大家只好艰苦的生活,总不能让老板总是加工资吧?可是老板加的工资永远比不上物价涨得快,老百姓手里的“头寸”越来越不值钱,只好动用他们的老本。顿时黄金和大洋成为了市场最硬的硬通货,法币和金融券成为了比草纸好不了多少的废纸。大街上都是老百姓捧着大捆大捆的纸币,争相购买物资的场景。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要抢着买,手脚慢上一点点就会被抢光。店家已经来不及数钱了,只是用目测或者用大称称纸币的重量了,国内爆发了又一轮经济危机。
振兴纺织厂和江南造船厂虽然好一点,沈玉燕尽量保证大家的日常问题,但是也不能经常这么下去。沈玉燕每天都要往里面贴钱,不然的话根本应付不了现实问题。煤炭和粮食都是物流公司和大海船队的人偷偷从外地低价买来的。原来准备做走私生意,赚取一些利润的,没想到大家自己都成了问题,只好用来帮助“自己人”了。大海也不得不告诉沈玉燕,外面的行情也不是很好,没有真金白银几乎买不到这些东西。沈玉燕只好拿出为数不多的金银,还有一些紧俏的药品,让大海去秘密换一些粮食和日用品,至少要保证自己人的日常供应问题。振兴纺织厂的人又一次播种番薯,过起了当年日本人占领上|海的日子。
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三日,沈玉燕一辈子不会忘记这个日子。一个船队的临时工告诉沈玉燕,大海的船队出事情了。在运送物资的时候遇上了散兵游勇,他们一定要说大海是经济犯,倒卖物资甚至于支援敌方。不但抢了物资没收了大海的船只,而且打死了大海在内的五十七名船队队员。这个临时工侥幸跳水逃生,这才躲过了被枪毙的危险。船队完了,物资没有了,大海等人死了,沈玉燕真的好伤心。大海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