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本人渐渐控制局面,他们在上|海开始试行良民政策。也就是说老百姓需要有“良民证”才可以在上|海生存。“良民证”是老百姓领取仅有的少量粮食的唯一证明,也是在日本人统治下的上|海的活命保障。“良民证”的发放是由伪政府颁发的,一般的老百姓需要有担保人才可以有资格领取。不光要担保人,还要一定的抵押担保。一般来说老百姓把它们简单地分为两类,一种是用现金作抵押,大家管这种方式叫“现金保”;用实业或者名人作担保,就叫做“户保”。店铺老板可以以自己的产业为自己“户保”,再给自己的伙计“户保”或者“现金保”。工厂的老板是上流社会的人,不需要抵押或者担保人,但是他需要为工厂的工人作担保。日本人规定工厂分三种,小型工厂可以为一百人作“户保”;中型工厂可以为五百人“户保”;大型工厂最多只能为一千人“户保”。不够的就需要拿出现金为工人作“现金保”。没有担保就没有办法取得“良民证”,就要被日本人屠杀。没工作的老百姓,每人需要交纳十五块大洋的保证金,而且要一年审核一次,每年都要交纳一大笔钱。
沈玉燕的振兴纺织厂,现在已有近万工人和家属,“户保”远远不够,只好每年交纳一大笔“现金保”,保障大家的安全。商会还要为一些小生意人担保,更要为一些交不起保证金的市民交纳保证金。日本人这么很毒,不但收刮走了大家的现金,还把各方势力摸了一个遍。渐渐地沈玉燕和商会暴露在日本人面前,日本人要求沈玉燕解散商会,带着大家加入日本人办得商会。沈玉燕虽然没有拒绝,但是也没有答应日本人。只答应到时候重组商会,两个商会太浪费,上|海只要一个商会就可以了。
日本人以为沈玉燕是怕了他们,所以并没有仔细分析沈玉燕的话中话的含义。日本人答应三天后,在市政厅举办新一届商会选举大会,推选新一任的商会会长和委员会成员。沈玉燕说大家可以参加,但是必须是生意人自己的协会,政府和军队不得干预商会选举,不然沈玉燕和大家退出选举大会,不承认这次的选举。
三天后在市政厅大礼堂,数百名商人准备选举新一任商会理事和会长。其中日本商人和亲日商人就有一大半,还有一些犹豫不决的中间派。沈玉燕突然提出一个意见,既然是商会,是不是所有在上|海做生意的商人都有资格参加?与会人员都说这是必须的,谁都愿意看见一个强大的商会。沈玉燕又提出让所有的商会选举代表参加商会选举,这样才是最公平的选举。在上|海所有的商人是登记入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