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没人要的东西和人,一些东西价格可以说是一日三变,甚至于一日五变。粮食是变化最大的,还有药品和生活必需品,短短三天时间涨价起码十倍以上。大米、白面、火柴、肥皂、鸡蛋、牛奶、煤球、饼干等等,只要一上台就被大家疯抢,大家都不去问价格了。黑市药品、子弹、枪支等等,也是供不应求。本来一毛钱三包的火柴,现在三毛钱一包也买不到,连带着香烟也成为了紧俏货。一块大洋两大包的大米,现在十五块大洋买不到一包。原来没有要的碎饼干,现在大家抢着要,一块大洋一斤的价格是人情价。肥皂原来一块大洋一大条,现在十块大洋一小块肥皂,还要看谁的动作快,慢了一点点就买不到了。街上到处都是卖衣服首饰的,他们一卖掉手里的东西,马上钻进商场高价买吃的用的。甚至于有人在用银戒指金戒指直接换吃的,一枚银戒指只能换一条面包,一枚金戒指也只能换一袋白面,这价格真的令人发疯。
沈玉燕不敢大意,因为振兴纺织厂的仓库里有不少粮食和生活必需品,这都是大家未来的希望。可是要是被外人知道的话,估计会有数不尽的老百姓来哄抢。要不是为了大家,沈玉燕真的会拿出来分给市民们,可是现在绝对不能这么做。这些物资是大家活下去的希望,更是将来应付突发事件时的应急保障。不过为了长久考虑,沈玉燕要求大家自力更生,在厂区内找空地种粮食,最好种收益比较快的粮食。一个在乡下种地出身的工人,建议在空地上种番薯,不但便于管理,而且一年一亩可以收七次近三千多斤番薯。沈玉燕就要大家抓紧时间种番薯,同时也种一点蔬菜和瓜果。几个工人在厂区内挖了几口井,不但解决了用水问题,而且可以防止厂区失火问题。由于地方够大,沈玉燕建议在一角建立一个安置点,可以安置孩子们,也可以将来安置一些无家可归的市民老百姓。
霍磊曾经提醒过沈玉燕,以李家和振兴纺织厂的实力和库存,不能应付这多人的供养。三千多的工人,因为生产原料不多,还有销路不通的缘故,已经多出一半人没事情做了。家属们也有好几千,几乎都是在家没事情做。现在又多了三百多个只会吃不会做事的孩子,还有一些关系户和附近村庄的老人,每天的吃喝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振兴纺织厂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做生意了,这样下去只会坐吃山空。仓库里的物资,要是敞开供应的话只能坚持三个月,限量发放也坚持不了半年。就算加上自己种的番薯,一年以后也会吃光用光。霍磊的意思是将一些无关人员安置到其他地方,做工的工人领一份吃的喝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