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姐妹之二妹篇 十三(1 / 4)

?说起“下山猛虎”李虎臣来,他和李默的关系并不比“入海蛟龙”袁克文和李默的关系差。原因很简单,袁克文的父亲袁世凯不过是曾国荃的记名弟子,而李虎臣是正宗的李家传人。关于李虎臣的身世,在青帮几乎是一个绝密,知道的人绝对不超过五个。在同辈人之中,只有“入海蛟龙”袁克文知道李虎臣的身份。原来李虎臣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幼子,而这个当过清政府总理大臣的李鸿章曾经是李默的大哥李文的入室弟子。当年为了对付太平天国,清政府花了许多的精力组建了湘军和淮军。当时虽然大家都不敢明说,但是大家心里很清楚,清政府的正规军八旗军已经“日落西山”了。清政府要是靠着满族人组建的满八旗和蒙古人组建的蒙八旗统治中国的话,估计什么作用也起不了了。无论是要对付凶悍的太平军,还是镇守地方,都需要汉人的军队。清政府明显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也不愿意看见汉人军队壮大,所以才在一边和敌人作战的时候一边继续打压汉军。湘军和淮军都一样,不但缺钱缺粮缺武器,而且缺少军事领导人员。李文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早在一开始就有所准备。李文暗中借曾国藩的口,下令将一些将领召集到了一起。随后李文下令将这些将领解除兵权,谁能通过测试谁才能继续当战将。结果几乎没有一个人通过李文制定的考核,这个考核并不是太难,都是一些基础军事知识而已。结果逼着曾国藩下令,所有高级军官一起学习军事知识,教官就是李文。李文说谁过关了,谁才可以继续回去带兵。但是李鸿章就是其中的一个,被李文教训得最惨的一个。后来李鸿章发现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李文绝对是一个天才之后,正式行了拜师礼。但是和李鸿章一起拜师的有七八个高级将领,后来他们都成为了一代名将。也可以这么说,要不是李文当初严格教导的话,就不会有后来名震天下的李鸿章,就不会有超级大官李鸿章。

李虎臣是李鸿章的幼子,也是李鸿章最喜欢的一个儿子。李虎臣不但从小聪明伶俐,而且能文能武,李鸿章把他当做接班人一样培养。可是长大之后的李虎臣,越来越觉得朝廷腐败无能,自己的爸爸就算不是帮凶也是一个从犯。甲午海战后,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了日本,前去签订条约的就是时任总理大臣的李鸿章。得知父亲签订了这么一个丧国辱国的条约后,李虎臣彻底和父亲李鸿章吵翻了。随后李虎臣南下上|海去找小师爷李默,当然了李鸿章担心儿子安全早一步拍电报给李默,希望李默尽量照顾好李虎臣。李默想过李虎臣的出路,要是不解决好的话,李虎臣可能会做出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