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虽好,却终究是临海城市,而领地海军还很孱弱,万一有什么敌人从海上而来。实在缺乏战略纵深。
加上这座最早的领地城市处于灵寂森林一角,在初期或者有利于发展,但随着整个领地领土的拓展。离南面和西面的领土实在是遥远了些,而在人力持续充沛的现在,领地在灵寂森林中进一步扩张的行动也再次启动,可预见的将来,领地西部和南部的领土将离作为都城的长安越来越远。
这可不是好事,这代表着,在现今这个阶段,由于通讯和行军条件的限制,若是较为遥远的边疆发生叛乱、灾害等问题,领地要进行军事调动或者救援,必然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因为距离增加了成本。
而且,所谓山高皇帝远,离中枢远了之后,很多问题就容易脱离中枢掌握,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管,会带来懒惰和贪婪。
况且,现在部族土著大多居于领地边疆,为了加强其教化和同化,增进其融合认同感,也有必要和他们离得近一些,建立一个集约较为重要功能的大城市,作为强化领地控制能力的手段是必要的。
此外,建立新都并不是说立刻就要迁都,而只是荀彧等人在为领地的进一步发展提前打算,因为随着领地情况的不断改变,以领称之已经不足,开始具备国的基础了,虽然领地现在也算是一方之国,但这个一方之国和荀彧等人理解中的国度是有区别的——一城之地,即便城主称皇帝,他还是一城之主,万里之主,他即便自认领主,别人还是认为他是更加高贵的国王或皇帝。
量变引起质变,国家也是如此,领地的广阔程度,是一方势力属于何种等级的最基本标准,而现在,领地已经有了称真正的国的领土基础。
对于这一点,艾诺还是很有感慨的,终于,他也算是有了些根基了,这是好事,他当然不会阻止。
当然,长安他并不打算放弃,一来,长安地理位置其实很不错,北方离尼特努斯一线不是太远,东方有海上路线和天然良港,南方多矿区,又发展了这么久,有较为发达的产业基础,人口也是目前领地最稠密的地区,是领地最重要的经济重镇,交通枢纽和较为完善的城市,此外,这里还有不少奇观建筑,尤其是双帝陵的存在,以及他艾诺初次降临之地的巨大意义,在领地算是一个精神上的圣地了。
因此,最后艾诺和荀彧商量后,还是决定,长安继续作为都城,不过是之一,其承担的功能中,政治中心的功能将会减弱一些,但经济等功能反而将会得到加强。
只是,在艾诺看到荀彧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