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理的呀!”
皇帝听了这话,说道,岂有此理!无论如何定要拉她出来。他叫銮舆开过来,想把辉夜姬拉到这车子里去。真奇怪,忽然辉夜姬的身体消失,影迹全无了!皇帝想:啊呀,这便完了!原来真如竹取翁所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于是说道:“好,好,我不在想带你去了。你快回复原形,让我再看一看,我就回去了。”辉夜姬就现在现出原形。
皇帝看了辉夜姬的原形,恋情愈加热烈,不能自制。然而无论恋情如何热烈,现在已经毫无办法了。他便向竹取翁道谢,说竹取翁能让他看到辉夜姬,他很高兴,应予褒奖。翁也很感谢,拿出酒食来招待皇帝的随从。
皇帝离开了辉夜姬回去,心里实在恋恋不舍,怀着郁郁不乐的情绪上了车。临行作诗一首送给辉夜姬,诗曰:
“空归銮驾愁无限,
只为姬君不肯来。”
辉夜姬回答他一首诗:
“蓬门茅舍经年住,
金殿玉楼不要居。”
皇帝看了这首诗,实在不想回去了。他的心掉落在这里,似乎觉得有人在后面拉住他的头发。然而,在这里宿一夜,到底不行。无可奈何,只得回驾。
自此以后,皇帝觉得经常在他身边侍奉的女子们,和辉夜姬一比,竟是云泥之差。以前所称为美人的,同辉夜姬比较起来,完全不足道了。
皇帝的心中,经常有辉夜姬的幻影留存着。他每天只是独自一人郁郁不乐地过日子。他意志消沉,不再走进皇后和女官们的房中去,只是写信给辉夜姬,诉说衷情。辉夜姬也写优美的回信给他。自此以后,皇帝随着四季的移变,吟咏关于种种美丽的花卉草木的诗歌,寄给辉夜姬。后来辉夜姬和皇帝通信,互相慰情,不觉过了三年。有一个早春之夜,辉夜姬仰望月色甚美,忽然异常地哀愁起来,耽入沉思了。从前有人说过,注视月亮的脸是不好的。因此家人都劝辉夜姬不要看月亮。但辉夜姬不听,乘人不见,便又去看月亮,并且吞声饮泣。
七月十五日满月之夜,辉夜姬来到檐前,望着月亮沉思冥想。家人看见了,便去对竹取翁说:“辉夜姬常常对着月亮悲叹。近来样子愈加特殊了。大概她心中有深切的悲恸吧。要好好地注意呢!”
竹取翁便去对辉夜姬说:“你到底有什么心事,要如此忧愁地眺望月亮?你的生活很美满,并没有什么不自由呢。”
辉夜姬答道:“不,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忧愁和悲哀,只是一看到这月亮,便无端地感到这世间可唉,因而心情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