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文章,一辈子都别想!”
提及此事,老夫子气得胡子直翘,怒视沈青山半晌后,这才改口答道:“文气,又称才气,儒气,儒生想要凝聚文气才气,无非读书、立言、顿悟这三种方法。”
“读书并非如你那般表面功夫,而是需读得用功,读得心定,读得忘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文气自生。”
凝聚文气的第一次途径,读万卷书。
面对张夫子的多次斥责,沈青山唯有讪笑两声,不敢接话。
先前他身体尚未复原,且自感仙路无望,又不愿就此放弃,故而一直心神不定,哪里有精力去认真读书习字?
不然书没少读,命却没了,沈某人上哪儿说理去?
张夫子狠狠瞪了他一眼,继续解释道:“第二种途径,便是立言了,诗词歌赋,文章经史,著书立说,若是得了世人与天地认可,亦可凝聚文气,只是这种途径颇为艰难罢了。”
闻听此言,沈青山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著书立说,他不会!
文章经史,他同样不会!
诗词歌赋,他自然更加不会!
但是,这是在武周年间!
没有李白!
没有杜甫!
没有白居易!
没有柳宗元!
……
那些璀璨如烈日的千古诗人,与他们名传千古的佳作绝句,此刻均未现世!
沈青山激动得面色涨红,不得不深吸了一口气,强令自己冷静下来。
或许,这才是道首大人,让自己读书习字的真正原因!
儒道乃是人族根本,不能继续任由虫族压制摧毁!
沈青山只要厚着脸皮做一回文抄公,凝聚文气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而难处在于天地间的浩然正气正在急剧减少!
“嘶……道首大人,莫不是想让我振兴儒道,做个大儒吧?!”
沈青山看了看自己有些魁梧的身形,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一副场面。
一个肌肉大汉头戴儒巾,身着儒衫,身后跟着三千个彪形大汉,浩浩荡荡地周游世界。
弟子一:“夫子,既来之则安之,何意?”
沈姓大儒:“既然来了,就安葬在这里吧!”
弟子二:“夫子,朝问道夕死可矣,如何理解?”
沈姓大儒:“早上打听到了去你家的道路,晚上你就等着被捶死吧!”
弟子三:“夫子,您不是要我们‘以德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