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经形成了体系,从现在来看,覆盖这些猛增的需求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
此刻,在数亿人口的共同努力之下,对于H1-4行星系统总数高达35颗达到了流体静力平衡的较大卫星的开发工作,已经基本上完成。人类文明建造了四通八达的,沟通任意两颗卫星之间的成熟太空航行路线,无论人员还是资源,都可以较为方便的在不同的星球之间流通。这便等同于为未来的深度开发打好了底子。
在前期整体规划的分阶段执行之下,新培育人口的成年期,基本上与基础开发工作完成的时期重合。如此,需求与供给便达成了平衡,既不会因为需求太高供给不足而拖延文明发展进度,也不会因为需求太低供给太高而造成文明混乱。
当文明总人口暴增到8亿量级——其中失去了劳动能力,为文明发展贡献了一生,此刻需要文明反哺供养的老年人数量约占0.6亿,各阶段未成年人数量约占3.7亿,总计4.3亿,之时,赵长星与文明领导者们开始谋划向外延伸,将H1星系之中的其余行星也纳入到人类文明的发展范围之内。
这个过程总计耗去了足足一百多年的时间。
这个时候,人类文明的总人口数量已经提升到了23亿,足迹则遍布H1星系之中的每一颗较大的星体。同时,以五个大行星为核心,分别兴建了五个较大的城市群,每一个城市群之中都有少则一亿,多则十亿的人口。
遍布整个星系的通讯卫星网络——由足足上百万颗各式卫星组成,遍布整个星系的物流与客运体系——由数十万艘民用、货运、警用、客运等飞船组成,已经全部完成。同时,按照不同行星的元素分布属性,分别按照特点打造的工业集群也已经完成了布局。
有信息中心、商业中心、娱乐中心、军事中心、重工业集群、钢铁产业集群、芯片产业集群等等,分别位于不同的行星旁边。
赵长星知道,到了现在,人类文明才算是真真正正完成了文明长期发展规划的初期骨架搭建。
是的,仅仅只是骨架而已。想要将这个骨架填充丰满起来,还不知道再需要多少人力与物力和时间。
此时此刻,23亿的总人口数量仍旧处于较低状态。以这个数量去冲击三级文明,想要完全掌握三级文明的科技体系仍旧属于痴心妄想,简直一点希望都没有。
纵然前期已经尽可能的提升了人口增长速度,到了这个阶段,赵长星所需要做的,仍旧是再度为这个进程提速。
唯有足够多的人口,才能将现在已经搭建完